第1版:要闻 PDF版下载

栏目: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版面: 要闻

经济发展“高质量”与生态环境“高颜值”协同并进

“水清岸绿、鱼跃鸟飞”重现赣鄱大地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景韵润 刘旭

    联通东西、承接南北,江西省生态环境优美、自然禀赋优良,不仅森林覆盖率、生态质量指数均居全国前列,还率先在全国实施了覆盖全境全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

    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同时,江西省绿色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绿色发展指数连续多年在中部六省排名第一,2023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均同比增长9.1%,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1.2万亿元。

    今天的江西,发展的“含绿量”和“含金量”更高,经济发展“高质量”和生态环境“高颜值”协同并进,绿色正成为江西高质量发展最亮丽的底色。

    生态优先、文化铸魂,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

    浔阳江畔,江风习习,一座琵琶亭,连接起长江文化的前世今生。

    “浔阳江头夜送客”,唐代诗人白居易任江州司马期间,在浔阳江头送客时有感而作《琵琶行》;如今,漫步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的沿江城市绿道上,目力所及,琵琶亭串起沿江锁江楼、浔阳楼等地标,传承千年文脉,展现美好生态。

    住在附近的市民王文超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他经常来江边散步锻炼,“现在附近发生了很大变化,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变成了各个年龄段市民每天‘打卡’的好去处。”

    2022年以来,江西省九江市以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为核心,扎实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时,我们首先考虑的是怎样唤醒历史,怎么再现千年前浔阳江畔白居易与《琵琶行》所产生的文化魅力,让历史活起来,让文化有温度。”九江市博物馆原馆长、研究员汪建策告诉记者。

    沿着长江堤岸,数千米护坡形成了一道壮观的屏障。

    长江干流江西段滩窄流急,受长江水流及鄱阳湖水流的双重影响,岸坡水土流失严重,崩岸险情时有发生。2021年11月,长江干流江西段崩岸应急治理工程开工建设,作为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不到两年便完工。

    水上护坡工程,水下护脚工程,整个工程共治理17段崩岸段,总治理长度65.4公里,“这个工程有力保障了长江九江段防洪安全、航道安全和供水安全。”干流江西段崩岸应急治理工程项目部常务副主任熊诞宁介绍。

    “保证岸坡稳定同时提升沿江生态景观,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同时进行,堤内堤外景观的统一打造带来良好生态效应,成为‘长江最美岸线’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熊诞宁表示,“除了采用抗冲击能力强、生态环保的新技术、新材料外,我们还在施工过程中对沿线生态进行实时监测,实施生态修复和补偿,对340万尾鱼苗进行了生态补偿放流。”

    长江奔腾不息,生态优先发展,文脉延绵不绝。“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永恒主题。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段)反映了生态优先、文化铸魂的理念,既要彰显历史性和文化性,也要兼顾景观性和生态性。”汪建策说道。

    地上公园、地下水厂,打造宜居宜业生态城区

    乌沙河是南昌市的重要水源,作为赣江支流,流经南昌市区北部。

    近年来,随着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污水大量增加,超出了污水处理厂的容量,导致大量污水排入乌沙河,对乌沙河水体产生严重污染。

    改变始自2018年,为改善水体黑臭现象,南昌市对乌沙河流域(礼步湖)开展了治理,日处理污水量2万吨的礼步湖污水处理站在两个月内建好并投入运营。

    “我们运用了公司自主研发的兼氧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工艺,封闭式的处理设施避免了异味散逸,居民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能以地表水准Ⅳ类出水,直接回补乌沙河。”负责建设运营污水处理站的江西金达莱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级工程师曹鑫康介绍道。

    礼步湖周边居民唐瑞容告诉记者,“以前这里到处是垃圾和污水,臭气熏天,我们都躲开走。现在好了,这里修成个小公园,成了我们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就在离此处不远的新建区,坐落着一座绿意盎然的休闲公园,小桥流水、亭台廊榭,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座公园之下竟暗藏玄机,藏着一座地埋式污水处理厂。

    一座污水处理厂是怎么变成休闲公园的?江西金达莱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曾凯告诉记者,2019年,为解决南昌市新建城、警察学院、三联、四联村等片区生活污水引起的环境问题,一座花园式地下生态水厂在南昌市新建区落户。

    “这里占地不到10亩,地下是污水处理设施,地上是一片生机盎然的生态水景休闲场所,也运用了兼氧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工艺,这里出水优于一级A标准,系统运行中污泥排放极少,无异味,清水就近用于生态景观或生态补水。”曾凯介绍。

    “如此设置,既可以节约城区土地资源,还提升了周边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满足他们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获得感。”曾凯告诉记者,物联网、大数据、信息空间等前沿技术也运用其中,打造了水环境智慧管控平台,“在大幅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保证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提供智能高效的运维服务。”

    水城相融,厂城共生。地上是绿地公园,地下是污水处理,不仅解决了水污染问题,保护了水环境安全和水生态系统,还为城区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打造了宜居宜业的城区生态环境。

    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让“微笑天使”安心安家 

    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地处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在这里,长江鄱阳湖水生生物保护基地临水而建。

    因性情温和,嘴部弧线上扬呈微笑状,江豚被称为“微笑天使”。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是江豚的重要栖息地,根据2022年全流域长江江豚科学考察,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为1249头,其中鄱阳湖约492头。

    “2023年2月,两头长江江豚被困鄱阳湖松门山水域,后被迁至位于湖口县的保护基地进行迁地保护。”湖口县长江鄱阳湖水生生物保护救助中心主任余先华告诉记者,迁地保护,顾名思义,就是为了将长江江豚人工迁移到更适宜其生长的区域,帮助长江江豚实现种群扩增。

    “我们每天派专人巡护,每个月投放3000斤鱼苗喂养它们,江豚性格内向,所以我们尽量减少人为干预。”余先华说,如今,一年多过去了,在工作人员的精心照料和记录下,两头江豚正健康快乐地成长。“当时一头72斤,一头90斤,现在它们都长到了120斤以上。”

    在湖口县,昔日的捕鱼人也变成了江豚守护者。今年57岁的湖口县江豚协助巡护队队长舒银安告诉记者,他们家世代打鱼,看着母亲河由于过度捕捞和污染而生态恶化,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2017年,湖口县组建了一支江豚协助巡护队,作为首批巡护队员之一,舒银安感触良多,“成为护渔员,我的收入虽然减少了,却很有意义,只有生态环境变好了,生活才能变好。”

    湖口县江豚协助巡护队现有队员16人,除了对江豚、中华鲟、鲥鱼、胭脂鱼等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组织开展日常巡查和救护,协助渔政、公安部门打击非法捕捞、非法垂钓行为,及时清理禁用渔具,对非法排污、采砂、垃圾随意丢弃等涉水环境问题进行管控和举报。

    “我在对湖面、浅水区域、洼地、水域岸线等进行日常巡护时,发现现在不仅江豚数量多了,还经常看到子母豚。”舒银安笑着告诉记者。

    长江江豚重现微笑,携子进城,豚鸟和谐……江西省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生态资源得到明显修复,2023年监测到土著鱼类147种,珍稀濒危物种19种,分别比禁捕之初增加54种、14种,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由2020年的36.7提高到49.4,水生生物资源正从“休养生息”变“生生不息”,“水清岸绿、鱼跃鸟飞”美景重现长江流域。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