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越
在全国各地,活跃着这样一群“爱心妈妈”。她们陪伴孩子们读书,为他们打开更大的世界;她们看着孩子们从沉默到开口,重拾自信和勇气;她们给予孩子们无私关爱,让他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她们用大爱温暖呵护孩子,照亮了他们的一生。
今年3月,全国妇联等九部门印发《深化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三年行动方案》,要求各地妇联强化各方协同,汇聚关爱力量,深化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志愿服务,用心用情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各地妇联积极响应,深化开展结对关爱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当好困境、留守儿童成长的引路人守护人筑梦人。
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关怀
“我会尽我所能持续关心孩子成长,和孩子的老师、监护人加强联络,希望孩子们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向阳成长,成为德才兼备、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材。”在甘肃省临洮县的“爱心妈妈”魏玮看来,这便是“爱心妈妈”存在的意义。
从结对那天起,安安小朋友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魏玮的心。魏玮不仅会通过电话、微信、视频等方式,与安安的任课老师、监护人开展常态化沟通交流,详细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心理状况和学习情况,还面对面和安安谈心,帮她实现微心愿,为她送去生日蛋糕和新年红棉衣,还会给安安讲故事、读诗篇,陪她做作业、玩游戏,用情陪伴、呵护孩子成长。“她既像我的朋友,又像我的妈妈。”安安说。
在湖南省长沙市,“爱心妈妈”林霞发现6岁的小田性格内向,害怕与人交流,“我当时就想,改变小田的性格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女儿和她年龄相仿,是不是让小田多接触同龄人会更好?”在得到女儿的支持后,每年寒暑假,她都会将小田接到家中一起生活。两个孩子一起玩耍、一起学习……在林霞女儿开朗性格的感染下,小田也表现得越来越自信大方。
不仅是送关怀送温暖,“爱心妈妈”还发挥各自专长,努力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
井冈山市拿山小学教师陈平梅是孩子们心目中的“红色精神妈妈”。对结对的孩子娟娟,陈平梅9年来风雨无阻,从未间断探望和照顾,她给娟娟讲述井冈山是中国革命摇篮的故事,讲述自己的祖辈在艰苦的环境里浴血战斗、坚贞不屈的故事,教育她在今后的人生路上要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陈平梅参加工作36年来,坚持通过井冈红谣的歌声、革命斗争的故事,向自己的学生、社区的孩子和全国各地的孩子讲述红色故事,还培养了20多名“小小红色讲解员”。她积极参与家庭教育、邻里关爱等活动,用红色精神激励困境儿童追逐心中的“太阳”,鼓励他们自立自强。
“接到参加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的通知,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湖北省恩施州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护士陈秀娟说。恩施州中心医院32名“爱心妈妈”不仅为孩子们送去安全教育和学业辅导,更送去亲情陪伴和心理抚慰,用爱把“留守”变成了“相守”。
针对留守儿童面临的安全、心理健康等问题,“爱心妈妈”们先后举办了25期讲座,为家长和老师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并联合社区和社区民警开展儿童心理危机干预和纠纷调解,累计帮助30多名孩子走出心理阴霾。此外,“爱心妈妈”还尝试利用网络直播的方式,针对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开展急救知识、健康知识讲座,并开通公益咨询热线,为求助的孩子提供了200余次线上线下公益咨询。
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像这样的“爱心妈妈”还有很多,她们为孩子们带来了家的温暖,让他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呵护与滋养。
立足地方实际 让关爱更精细
各地妇联积极深化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志愿服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留守、困境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根据儿童需求提供生活帮助、精神抚慰等,当好儿童成长的引路人守护人筑梦人。
山东省临清市“润荷”爱心妈妈品牌拓展社会关爱N力量,探索各环节的机制化、规范化、长效化。立足当地优秀文化资源,组织“润荷妈妈”带领孩子们漫步古城区老胡同、纪念馆等,与非遗传承人对话,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让家国情怀薪火相传。
山西省运城市打造6条“家教家风研学线路”,组织“爱心妈妈”带领儿童开展家文化研学活动,让中华传统家庭美德得到传承弘扬。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妇联建立“爱心妈妈·禾苗课堂”,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在周末和寒暑假为社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提供作业辅导、兴趣培养、红色研学等服务,确立了“童心向党、立志成才、强国有我、热爱劳动、兴趣培养、文明实践、家长赋能”七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助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同时,各地妇联围绕困境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需求,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重庆市妇联常态化开展教育指导培训,聚焦困境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并购买专业服务,常态化开展全覆盖心理团辅。同时,重庆市妇联为“爱心妈妈”送上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并定期组织她们和困境儿童一起参加冬夏令营等活动,提升帮扶实效,帮助她们掌握与困境儿童沟通和心理疏导的方法技巧,促进相互了解与沟通,建立良好的帮扶关系。
四川省妇联制定了“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工作方案,常态化开展“五个一”亲情关爱:即电话(或微信)关心问候每月至少一次;至少写一封爱心家书;帮助孩子至少实现一个微心愿;在孩子生日、开学或“六一”等重要节点开展一次爱心慰问或心理沟通;指导孩子至少读一本好书。
在河南,开封市妇联组织各级妇联干部和“爱心妈妈”一起,通过集中走访、电话沟通和面对面交流等多种方式,梳理摸排全市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和情感需求,组织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力量,为“爱心妈妈”提供专业化指导帮助,引导“爱心妈妈”和孩子们相互了解、科学沟通,为孩子们点亮心灵之光。
创新工作机制 让爱不断延续
在深化“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各地妇联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为留守、困境儿童提供更专业的关爱服务,让“爱心妈妈”影响力不断扩大。
重庆市妇联利用数字化赋能提升帮扶实效,推动开发“‘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帮扶一件事”数字应用。该数字应用整合民政、政法、教委、公安、卫健等部门相关应用系统及平台,实时抓取、更新困境儿童基础信息、健康信息、学籍信息等,线上动态生成困境儿童数字档案并及时抓取村(社区)妇联主席、妇联执委等“爱心妈妈”数据,建成“爱心妈妈”电子档案库,实现智能辅助匹配,不让任何一个孩子遗留在“隐秘的角落”。此外,“爱心妈妈”在日常关爱中如若发现孩子生病、生活困难等,只需触发应用中的“一键唤醒”功能,就能联接卫生、教育、医保等部门,提取数据,生成事件清单,在线向相关部门发起申请办理,为困境儿童撑起一顶全方位的“保护伞”。
陕西省城固县妇联积极开展“桔乡姐姐”赋能培训活动,充分发挥县家庭教育培训中心、县妇女儿童维权中心、省市“妇女儿童之家示范点”、社区家长学校等作用,有针对性地对“爱心妈妈”进行心理建设、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培训,保障“爱心妈妈”的关爱服务质效,为留守、困境儿童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关爱服务。同时,编制印发《爱心妈妈陪伴手册》,制定“爱心妈妈”个性化服务清单,全面评估工作成效,并在年底进行评选表彰,全面激发“爱心妈妈”的帮扶热情。
山西省忻州市妇联通过建立“爱心妈妈”志愿者储备库,及时发现总结典型和优秀“爱心妈妈”案例,探索激励回馈机制,逐步探索出一套“招募—培训—建档—服务—回访—续航—礼遇”七步工作法,创新结对模式,精准送达关爱。立足实际规范关爱内容,指导“爱心妈妈”提供“3+x”关爱模式,“3”即每月寄出一封关爱家书、每季度参加一次线下活动、每年点亮一个微心愿,“x”即亲情关爱陪伴、家庭教育指导、心理疏导、学习生活帮助等暖心帮扶。
山东省金乡县深化“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工作,在“精准匹配”“精准帮扶”“精准服务”上发力,解决好“帮助谁”“谁来帮”“帮什么”“怎么帮”的问题,打造“1个儿童成长档案+10项集中陪伴活动+N项常态关爱服务”的关爱服务模式。同时,联动教育、司法、卫健等部门,组建健康守护团、心理关爱团、家教指导团、法律援助团4个关爱服务“后援团”,形成全社会关心关爱留守困境儿童的强大合力。
……
在“爱心妈妈”体贴入微的关怀下,有的孩子变得开朗自信,找到了人生目标;有的孩子迷途知返,将遵纪守法牢记在心;有的孩子心怀感恩,长大后变成了新的“爱心妈妈”,开始帮助更多孩子……“爱心妈妈”的温暖关爱在孩子心中种下了自信与梦想的种子,这份爱将不断延续,温暖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