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基层中国 PDF版下载

栏目: 一线风采

版面: 基层中国

政府主监管 社区出场地 企业供服务

“社区就业”助力居民家门口有事做有钱挣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永钦

    ■ 王璐

    今年以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以“社区就业”为切入点,让无业者有业,让有业者乐业,助力居民在家门口就业创业,稳步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

    “现在下楼就能工作赚钱,上楼就能做饭顾家。每天上班只需步行5分钟。经过免费岗前培训,现在我已经可以熟练地制作成衣了!”近日,新城区府兴社区居民郭美丽高兴地对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说。前不久,她正式成为新城区第一家社企合作企业——内蒙古府依坊服饰有限公司的一员。通过盘扣制作和缝纫机制衣,让她居家有事做、有钱挣。

    夏日炎炎,这家“社区工厂”同样也是热闹非凡,十几台缝纫机欢快地轰鸣着。府兴社区负责人介绍说,因为是村改居社区,待业在家的妇女比较多。去年11月,新城区呼伦贝尔北路街道利用社区闲置场所,将党建链、产业链和服务链进行深度融合,吸纳辖区残疾人、低保群体、大龄女性等弱势群体,建成了社区就业阵地,通过政企合作的方式,成立了新城区第一家社企合作企业。目前,“社区工厂”已解决辖区内50余名失业妇女就业,培训120余名居民,通过长期“订单式”生产,实现了居民社区就业。

    曙光社区的煤气楼小区北院有一大片荒地,经过居民议事厅讨论,最终决定改造成了停车场。不仅解决了居民的停车难题,还为社区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

    “5月的时候,我应聘了社区企业,负责停车场的管理工作。”曙光社区的“50后”居民李玲告诉记者。李玲口中的社区企业,就是刚成立不久的“呼和浩特市光翼社区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我们的社区企业坚持盘活社区可利用资源,依托第三方机构,围绕社区居民就业、提供便民服务、开展文化活动等方面拓展业务。政府主监管、社区出场地、企业供服务。这种合作机制,有利于形成精准高效、覆盖面广、便民为民的基层就业服务新体系,在社区基层兜住就业这个民生之本。争取以社区自我造血的方式,拉动辖区经济发展。”新城区西街街道党工委书记张俊伟说。

    记者了解到,新城区政府坚持“街道统筹、社区主导、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将发展壮大社区集体经济,作为党建工作改革创新的“先手棋”。充分发挥自治区级、市级包联及共驻共建单位的资源优势,以党建联席会为平台,通过招募社区合伙人、引导商圈商户、两新组织参与社区企业运营及发展,不断扩大发展社区集体经济的“朋友圈”。截至目前,新城区新增就业4941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939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088人。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