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PDF版下载

栏目: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 新时代妇联改革实践录

版面: 要闻

山东省妇联以“会改联”为原点深化妇联组织改革

激发基层组织活力 打造可靠可亲可感“娘家”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建

    □ 王丹青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妇联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要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继续深化妇联组织改革,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打基础、增活力,全面加强妇联党的各项建设。

    在山东,以2016年10月启动的“会改联”工作为起点,全省各级妇联组织加快、深化基层妇联组织改革,以村(社区)妇联主席+兼职副主席+妇联执委的模式为原点,探索基层妇联组织改革新形式、新举措、新思路,不断延伸基层妇联工作手臂,在引领、服务、联系妇女中提升能力、凸显优势、展现作为,为生活、学习、奋斗在齐鲁大地上的女性打造了可靠、可亲、可感的“娘家”。

    妇联执委“进网入格”,妇女有了“可靠娘家”

    傍晚时分,暑热退去,伴着微凉的晚风,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登州街道三里沟村“大槐树下的好家风课堂”开课了。

    主讲人是三里沟村的妇联主席王艳瑛,她是一名有着近30年基层妇联工作经验的“老妇联”。2017年12月,王艳瑛迎来了自己的“新身份”——在蓬莱区妇联及街道工委的领导下,三里沟村顺利完成“会改联”,王艳瑛当选为三里沟村妇联主席。

    “原来做妇女工作,都是妇女主任‘一个人、一肩挑’,现在有了妇联执委,从‘单打独斗’变成了‘群体作战’,我感觉我们妇联能做的事更多了,在妇女姐妹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高了!”王艳瑛的话,也是山东6.1万村(社区)妇联主席共同的感受。

    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是妇联组织深化改革的目标,在这其中,“引导广大妇女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既是妇联组织政治性的集中体现,亦是妇联组织作为“桥梁纽带”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山东各级妇联吸纳了一大批有技术、有专长的女致富带头人、文体骨干、巾帼志愿者等为村妇联执委。同时,积极争取各级政法委支持,通过共同召开现场观摩会、联合下发文件等方式,推动基层妇联执委与基层社会治理一线人员双向任职,将女网格员、女调解员发展为妇联执委,鼓励基层妇联执委担任网格员、调解员,让妇联执委“进网入格”,在壮大基层妇联组织力量、增强基层妇联组织活力的同时,也为更好“引领、组织广大妇女”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在山东,基层妇联组织的力量“空前强大”,各市普遍出台了加强基层妇联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文件,有的市将区域化妇联组织建设纳入区域化党建工作部署,有的市与组织部门联合制定“党建带妇建”、加强乡镇(街道)妇联工作的意见,乡镇(街道)妇联枢纽作用进一步增强。

    “品牌”执委放大优势,做妇女身边“可亲娘家”

    “我是橙色执委,我们村的金色执委还领办了‘古槐馒头’制作项目,带动村里的妇女增收致富。”王艳瑛告诉记者,“我们所有的妇联执委,都是‘有颜色’的。”

    “红色”执委引领思想,“绿色”执委建设家庭,“金色”执委创业发展,“橙色”执委扶困救弱,“蓝色”执委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烟台市蓬莱区妇联自2021年起创建“五彩执委”品牌,依据妇女群众的实际需求,对全区500多个村居社区的3600多名妇联执委“按色赋能”,打造红色执委百人“巾帼大宣讲”队伍、绿色执委“心港湾家庭关爱营专业团队”、金色执委“木兰妈妈创新创业联盟导师团”、橙色执委千人“巾帼志愿服务队”、蓝色执委百人“幸福护航队”。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山东各地市放大本地优势,创新创建妇联执委工作品牌、工作方法,推动妇联组织的工作活力、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

    如博兴县妇联擦亮以“在车间工坊穿梭,做妇女致富引路人;在千家万户穿梭,做乡风文明带头人;在大街小巷穿梭,做困难诉求化解人”为主要精神内涵的红梭品牌,推行红梭工程“1+3+N”工作法,以强化思想引领为中心,以助推产业发展、营造文明风尚、提供关爱救助三种活动形式为主要载体,在“下基层、解难题、办实事”的过程中为妇女群众提供多种服务。在这一过程中,建立执委轮值、项目领办、述职考核、联系妇女等制度,以“菜单+定制”模式全面开展基层执委履职能力提升培训,并以县、镇两级妇联组织为单位,组织各级妇联执委述职考核,将评选出的优秀妇联执委纳入优秀妇联干部人才库,作为各级妇联兼职副主席储备人选。

    山东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孙丰华告诉记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山东省妇联积极开展妇女工作改革创新试点,围绕12个创新试点项目,组织试点市、县先行先试、示范引领,带动形成更多具有首创性、实效性的创新举措和制度机制;扎实推进妇联组织建设‘十百千提升工程’,利用3年时间,分类创建改革创新先行县妇联10个、先行乡镇(街道)妇联100个、先行村(社区)妇联1000个,以点带面、整体提升。”

    履职阵地不断优化,做妇女信赖“可感娘家”

    每到傍晚,邹城市香城镇北齐庄村的一处农家院里就会热闹起来。伴着悦耳的音乐声,村里的妇女在小院里快乐起舞。“跳舞之前,我们会用几分钟一起‘上课’,有时候讲讲咱妇女增收致富的知识,有时候一起学习中国妇女十三大精神,有时候学学家庭教育。”这个小院,还有另一个名字——“燕之舞妇女微家”,小院的主人,正是北齐庄村妇联执委孔令燕。

    邹城市妇联主席岳圆告诉记者,她们充分发挥妇联执委在广场舞队伍、乡村物业、自由职业者等新群体中的积极作用,在“三新”领域创新建设“妇女微家”、执委工作室等,为妇联执委履职搭建平台、拓展空间。在此基础上,邹城市妇联推动妇联执委结合本人岗位特点、自身特长及所在领域优势资源,领办服务妇女儿童项目900余个,形成涵盖文化引领、家政培训、关爱服务、庭院建设等领域的项目库。

    “敞开大门建妇联”,山东各级妇联在充分吸纳各行各业“知妇女群众、懂妇女群众、爱妇女群众、会做妇女群众工作”优秀妇女人才的基础上,以更贴心、更暖心、更专心的服务,围绕妇联组织“群众性”建设积极探索。

    依托山东省妇女儿童家园、妇女微家等阵地资源,发挥妇联执委行业优势,她们中,有的作为经济合作组织负责人,积极为妇女群众传授创业经验、组织技术培训,安置妇女就业,带领妇女创业致富;有的发挥在卫生室工作,联系群众密切的优势,在看病打针的同时了解妇情民意,将卫生室打造成村里第二个“妇女之家”;有的发挥幼儿教师的特长,主动承担儿童托管义务,解决家长后顾之忧;有的牵头成立艺术团,带领妇女宣讲政策、活跃业余生活;有的组织养老服务队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等志愿服务活动,深受广大妇女群众欢迎……

    孙丰华表示,今年是山东省妇联“工作落实年”,山东省妇联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突出抓落实、办实事,扎实做好引领服务联系各项工作,集中力量办好妇女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团结动员广大妇女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贡献巾帼力量。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