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茶饮品牌摊上事了。据报道,一名消费者称,他在该品牌成都某店点了一杯花田乌龙,觉得味道和以前的不一样,感觉就是茶水加糖浆,连奶味都没有,就给了差评。孰料,该品牌员工第二天没有提前和自己联系,就找上门来请求删除差评。
找上门来要求删除差评,不仅暴露了品牌在处理消费者反馈时的严重失误,更折射出其对消费者权益的漠视。企业如此做法,不仅不会获得消费者好评,反而加剧了双方矛盾,使得品牌形象大打折扣。只有尊重消费者权益,以实际行动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企业才能赢得市场,赢得消费者的“口碑”。
版面: 视点评论
近日,某茶饮品牌摊上事了。据报道,一名消费者称,他在该品牌成都某店点了一杯花田乌龙,觉得味道和以前的不一样,感觉就是茶水加糖浆,连奶味都没有,就给了差评。孰料,该品牌员工第二天没有提前和自己联系,就找上门来请求删除差评。
找上门来要求删除差评,不仅暴露了品牌在处理消费者反馈时的严重失误,更折射出其对消费者权益的漠视。企业如此做法,不仅不会获得消费者好评,反而加剧了双方矛盾,使得品牌形象大打折扣。只有尊重消费者权益,以实际行动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企业才能赢得市场,赢得消费者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