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
盛夏的风吹动着村口柳树的枝条,正在树下画画的黄依依(化名)轻轻拨去微风吹动的碎发后,挑选了一支红色彩笔,认真画起一牙西瓜。
7月25日,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辉埠镇路里坑村的“森林小学”里,孩子们三三两两或户外写生,或室内阅读,静谧而美好。
“中间这个小女孩是我,正在吃一块大西瓜,左边这个小人儿本来是想画哥哥,但是没画好,右边画了一个邻居家姐姐,她拿着游泳圈,打算去游泳。”今年8岁的黄依依十分活泼,饶有兴趣地描述着她的画作,“对了,在右边角落我还画了两串西瓜串,一串给哥哥,一串给姐姐。”
这是“‘暑’于我们的快乐童年”活动现场。按照浙江省妇联“浙里有爱,护苗成长”2024儿童关爱服务活动相关工作部署,暑假期间,常山县妇联与常山县家庭教育工作者协会联手,策划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公益性文化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感受温暖、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我们上午先带孩子们去村里的小桥边观察自然,然后定下了夏日印象的绘画主题。”常山县家庭教育工作者协会会长叶俊说。在他的指导下,孩子们有的画了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樟树,有的画了一座潺潺溪水流经的小桥,还有的画了一片粉色荷花。
大学生小徐这个暑假成了一名巾帼志愿者,路里坑村的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她期期不落参加。翻看着孩子们一幅幅充满想象和充满童真的画作,她不禁莞尔一笑:“看着孩子们快快乐乐,阳光灿烂,我心里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