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权益周刊 PDF版下载

栏目:维权工作

版面: 权益周刊

延伸妇女儿童维权工作触角

133家“石榴花”维权工作室为爱护航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江平

    面对丈夫的再次家暴,来自新疆喀什的阿某选择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她整理好伤情鉴定书、诊断证明等材料,找到了“石榴花”妇女儿童维权工作室。当地妇联干部了解阿某的情况后,建议阿某向当地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法院当即作出了禁止其丈夫麦某对阿某实施殴打、威胁等家庭暴力行为的裁定。在法警的陪同下,依法将裁定书送达麦某及其所在的村民委员会、派出所、妇联。

    从立案到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仅用了一天时间。这份及时的裁定书,如同一道坚实的“保护墙”,让阿某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全与踏实。    试点先行。自2023年以来,新疆妇联联合自治区高院、检察院、公安厅、司法厅在全疆各地打造15个“石榴花”妇女儿童维权工作室试点,为妇女儿童提供倾听诉求、法治宣传、家暴处置、法律援助、线索移交、部门联动、跟踪回访等“一站式”服务。同时,在33家律师事务所挂牌“石榴花”妇女儿童维权工作室,将更专业、规范、精准的维权法律服务送到妇女身边,多措并举为妇女儿童排忧解难。    新疆妇联通过线上线下、疆内疆外举办“石榴花”妇女儿童维权工作室负责人专题培训班、维权服务能力提升培训班,学习借鉴好的经验做法,进一步提升“石榴花”妇女儿童维权工作室服务能力,锤炼高素质妇女儿童维权队伍。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新城街道南湖社区工作室通过整合基层治理资源,推进“家事法官进社区”“家事法官进妇联”的工作模式,为受到家庭暴力或猥亵等侵害的妇女儿童或学生群体提供一对一心理疏导服务;伊犁州特克斯县妇联维权工作室将政法、民政、教育等部门纳入维权“四色”队伍,群防群策将矛盾预防化解在基层。    围绕妇女儿童权益,新疆各地工作室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和田县妇联“石榴花”妇女儿童维权工作室开设三级“石榴花”普法大讲堂,积极发挥宣讲员队伍作用,教育引导妇女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第十社区维权工作室搭载“喜马拉雅”有声平台,创建线上“石榴花”维权工作室,强化了广大妇女的法治观念,增强了妇女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各级妇联还充分发挥基层妇女代表作用,挖掘辖区妇女骨干、妇女执委、退休干部和教师、优秀党员、致富能手、优秀妇女代表、律师等,探索组建“石榴花”妇女儿童维权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基层矛盾纠纷排查、纠纷化解、法治宣传和社会治理,实现了与居民聊天中获得信息、谈笑中化解矛盾、互动中实现服务、交流中宣传政策。    截至目前,新疆各地(州、市)妇联结合试点经验,与当地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民政、信访、律师事务所、社会服务机构等合作建立133家“石榴花”妇女儿童维权工作室,进一步延伸妇女儿童维权工作触角。各地工作室围绕与妇女儿童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集中宣讲、入户面对面宣讲、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刊发的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让24万余名妇女群众接受不同程度的法治教育。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