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视点评论 PDF版下载

版面: 视点评论

如何让“研学游”实现“研有所思,学有所获”

——暑期研学市场一线观察


    7月10日,在安徽省科技馆,工作人员与参加研学营的小朋友互动。

    新华社记者 傅天/摄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张凌漪

    探名胜古迹、览山川湖海、寻红色足迹、访知名学府……进入暑期,研学游迎来旺季。

    连日来,无论是在交通车站,还是在热门景区,总能见到不少背着小书包,戴着统一样式旅游帽的中小学生,他们走出课堂,参加这种“教育”与“旅游”相结合的活动,开展户外研究式学习,增长见识、开阔视野。而迅速增长的需求,也考验着行业的应对能力,如何接住这“泼天的富贵”,进一步提升服务、补齐短板,让孩子们真正“乘兴而来,满载而归”,也成为值得深思的问题。

    暑期“研学游”持续升温

    “今年的研学活动同比增长超七成,截至目前,我们已接待了近150个外来研学游团体。”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公众教育与服务部主任邱晓玲说,针对研学热潮,今年该馆在往年的“大汉‘奇遇记’”“体验博物馆——社会实践”等研学营项目基础上,新推出“神瞳寻宝”暑期研学项目,吸引了许多家长、学生报名。

    为了让参与者“游有所获”,让研学旅行真正成为学校之外的“大课堂”,各地相关部门积极布局,大力打造各具特色的研学品牌活动。

    在武汉,由长江流域研学旅游联盟主办,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承办的“同饮一江水 共护母亲河”2024“暑期第一课”研学游近日启动,长江流域11省市学生组成的研学团将实地考察,亲身感受长江的壮丽景色和独特生态,学习地理、历史和生态等方面的知识;在湖南,江永县结合当地瑶族文化、古村文化打造的研学旅游产品别有韵味,游客到勾蓝瑶寨可参与“打糍粑体验”“亲子DIY手作”“民俗表演”等互动体验项目……

    此外,一些“小而美”的研学项目也受到追捧。南京第九中学的学生们走进南京中医药大学开启“寻梦中医·高中生夏令营”,南京市第十三中的学生们走进南京大学,聆听专家介绍人工智能。

    值得一提的是,亲子研学营也成为当下的热门选择之一,如今,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高质量陪伴,愿意陪孩子行走世界、增长阅历。重庆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妇联推出4期亲子研学营,15个家庭即可成团,受到家长学生喜爱。

    不少单位还通过组织公益性研学游,为山乡孩子打开一扇了解世界的大门,如重庆市妇女儿童基金会、巫山县妇联近日组织253名生活在大山深处的留守困境儿童和“爱心妈妈”代表参观了重庆市科技馆、海洋公园等地,沉浸式学习科学知识。

    “这是我第一次来重庆主城,特别开心,夏令营让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一名来自巫山县骡坪镇的困境儿童说。

    边游边学,寓教于乐

    一次充实而难忘的研学,对于孩子和家长来说,总是值得期待。近年来,许多机构在“研”与“学”上不断探索,推出更加丰富和多元化的研学产品,让孩子们研有所思,学有所获。

    重庆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妇联推出的研学营包含两条线路,一条是到聂帅故里——重庆市江津区,参观聂荣臻元帅故居,了解聂帅青少年时期的成长足迹,并开展农耕采摘活动,体验劳动的乐趣;另一条则是探秘长江三峡,开启一趟穿越山水之间的奇幻之旅,感受李白、杜甫、刘禹锡等文人墨客笔下的壮阔与秀美。

    “研学不同于普通‘旅游’,更多的是要让学生在丈量大地的脚步中成长。”该项目负责人王茂焱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出发前会让家长和学生提前做“功课”,如参加“长江三峡”线路的家庭出发前要一起看《长安三万里》动画片,读《登高》《早发白帝城》《竹枝词》《前出师表》等与三峡有关的名篇诗句,还要带上10元人民币,一起寻找藏在纸币上的风景。

    “在课程设置上,我们注重将教育元素融入旅游实践。”长期从事“研学游”项目组织的重庆市青少年社会教育协会工作人员季翠介绍,目前,该协会开展的项目一般从德智体美劳多个维度进行课程设计。比如,今年的云南民俗之旅营,包含到滇池研学水系治理,开展捡拾垃圾、学习垃圾分类活动;走进陆军讲武堂,体验军事训练,了解波澜历史,厚植爱国情怀;与少数民族学生手拉手结对,体验少数民族篝火晚会等主题活动,提升学生各方面素质。

    “相比一般的导游讲解,我们会针对性地设计一些任务,让孩子自己,甚至带着家长去探究。”王茂焱说,“项目还关注家长的成长,例如在参观聂荣臻元帅故居时,也会讲到聂帅小时候的家庭环境,父母对他的影响,以及他教育子女的方式,让家长了解什么是良好的家庭教育,以及自身该在家庭教育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关于对拟发布生物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信息进行公示的公告》中,将“研学旅行指导师”职业名称变更为“研学旅游指导师”。“这有助于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目前,我们的指导老师均取得了导游证、教师资格证。且上岗前对他们进行了专业培训,以确保具备提供高质量研学实践服务的能力。”季翠表示。

    推动研学健康发展

    据第三方调研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超过1600个,研学企业3万多家,研学市场规模1469亿元;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422亿元。

    旺盛的市场需求,也对研学实践的规范经营、内容提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进一步优化服务、规范市场,满足大众对高质量研学产品的需求,是社会的共同期待。

    “研学游更要‘研学优’。研学游作为文旅融合的新业态,旅游是载体,教育是目的。”全国三八红旗手、重庆市江北区正心家庭教育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郑勇利认为,“研学服务提供方要充分发挥地域文化优势,注重课程与教材的相关性、内容的专业性,将知识性、科学性、体验性、教育心理规律等综合到产品当中,提升讲师的综合素养;家长在面对五花八门的宣传时,也要擦亮双眼,综合考虑孩子的个人成长需求、兴趣爱好、家庭经济能力等,选择合适的研学游产品。”

    不久前,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联合福田区消费者委员会发布了《研学旅行消费监督调查结果》,提示消费者通过正规渠道选择研学机构,报名前查看研学机构是否取得由文旅部门颁发的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查看经营者评分和商品评价,询问研学老师的资质和具体活动内容,避免掉入“伪研学游”陷阱。

    “研学旅游涉及教育、文化、旅游、体育、市场监管等多个政府部门,需要多部门联手,加强协同,全链条、全环节、全覆盖完善标准、加强监管,共同助推研学市场高质量发展。”相关专家表示,相关机构也要在课程体验、服务品质、研学体验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只有这样才能留住顾客,在市场上占领一席之地。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