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对保健品的成分并不清楚,更不知长期服用保健品可能导致药物性肝损伤,一些特异性体质的人在发生药物性肝损伤后可能出现药物诱导自身免疫性肝病而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治疗。
少数患者可出现病情重症化或恶化进展为肝衰竭,需接受肝移植治疗,甚至导致死亡等致死性不良临床结局。
■ 孙颖 韩琳 梁庆升
别管“90后”是否朋克式养生,如今年轻人也加入养生队伍,保健品市场规模愈加持续稳健地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健康问题,并通过食用保健品来增强身体机能和预防疾病。与此同时,高新科技在保健品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如基因测序、纳米技术、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的研发和生产过程中,提高了保健品的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新名称如天然草本类、营养补充类、生物活性物质类等更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同时新兴视频类电商等网购平台飞速发展,一键下单,快递到家,方便快捷,更多的保健品涌入大众生活。
追求健康本无错,但因缺乏科学的专业知识,有些人在服用的过程中酿成了悲剧。
什么人是常见保肝、清肝保健品的需求人群
熬夜、工作压力大的中青年人日益增多,这些人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自认为“肝火旺盛、肝脏负担重”,寻求“保肝、清肝”功能的保健品帮助自己平抑肝火、缓解肝脏压力、促进肝脏的代谢和解毒功能。
肝脏疾病患者,由于肝脏疾病的病理特征,患者需要药物辅助治疗,但同时担心药物导致的相关不良反应。这部分人群常是保肝、清肝保健品的重要适用群体。
部分人担心长期饮酒可能会导致肝脏损伤及形成脂肪肝,当保健品宣传“特定成分能够有效促进酒精代谢,减轻肝脏负担,同时提高肝脏的抗氧化能力,减轻酒精对肝脏的损害,加速肝细胞的修复、保护肝脏健康”等,这类保健品便成为长期饮酒者的需求。
不适当服用保健品的风险及危害
大部分人对保健品的成分并不清楚,更不知长期服用保健品可能导致药物性肝损伤,一些特异性体质的人在发生药物性肝损伤后可能出现药物诱导自身免疫性肝病而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治疗。
2023年中国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提出:药物性肝损伤是指由按处方药或非处方药管理的化学药品、生物制品、中成药等以及中药材、天然药物、保健品、膳食补充剂等产品,或其代谢产物乃至其辅料、污染物、杂质等所导致的肝损伤。多数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在停用可疑药物后的6个月内肝损伤可恢复正常,然而少数患者可出现病情重症化或恶化进展为肝衰竭,需接受肝移植治疗,甚至导致死亡等致死性不良临床结局。
保健品相关的肝损伤在肝病专科医院的患者中日益增多。
36岁的高女士既往有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但病情平稳。因体形肥胖,她在手机网购平台购买了“无毒无副作用”并有“减肥清肝”作用的保健茶,服用两周后出现乏力、食欲下降,恶心症状,随后出现尿黄、面黄,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慢加急性肝衰竭,建议肝移植手术,但患者经济条件不允许,转入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治疗,经过积极治疗两个多月,肝功才逐渐恢复。
35岁的王女士为特异性体质,经常出现皮肤过敏,在服用3瓶提高免疫力的“虫草”类保健品后出现尿黄,诊断为具有自身免疫性肝炎特征药物性肝损伤,总胆红素高达300umol/L以上,经过常规保肝及对症治疗,并给予激素治疗后病情才逐渐好转。
34岁的高校研究生张某,因长期服用保健品后发生肝损伤,但停用保健品后仍反复肝功异常,7年来需要服用保肝药物维持肝功稳定,经肝穿刺活检诊断为慢性药物性肝损伤。
70岁退休干部国某,因服用进口“纳豆”保健品后出现肝损伤,住院后诊断为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经过积极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定期复查病情平稳。一年后患者因再次服用保健品出现急性肝衰竭而导致死亡。
使用“保肝、清肝”等肝脏健康保健品的建议
门诊就诊的24岁的何女士最近十分苦恼,因为体检查出“脂肪肝”,她开始主动了解和学习关于肝脏健康相关知识,并积极寻求有效的保健方法,通过浏览手机相关网页后被推送了“高新科技降脂药”“纯天然成分”“减缓肝脏衰老”“减少腰围”“药物成分在体重管理、降低肝脏脂质和胆固醇方面效果显著,能有效调节与肝脏相关的各项指标”,在这一过程中,显著的宣传疗效令人十分心动,但何女士也犹豫,自己服用保健品是否安全呢?
在当前的保健品市场中,消费者面临着多重风险,任何药物或保健品都可能存在潜在的副作用,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健康。不同个体因其年龄、性别、体质等因素均存在差异,基于个体健康状况和需求的产品适用性评估是保健品选择的关键环节。在选择“保肝、清肝”保健品时,消费者应结合自身健康状况和需求,咨询拥有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科医生及营养师,在了解肝脏健康状况的前提下,如有保健品使用推荐,应详细查看产品认证、科学选用有信誉和良好口碑的保健品,避免盲目跟风或听信夸大宣传,不断增强自身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相关链接
肝脏要不要保养?
肝病科医生告诉你
先要了解肝脏功能。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也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中心站,是维持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器官。
肝脏的功能包括:
参与糖类、脂类、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及维生素和激素的代谢;
肝细胞能够不断地生成胆汁酸和分泌胆汁,胆汁能够促进脂肪在小肠内的消化和吸收;
肝脏具有解毒功能。血液中有害物质及微生物抗原性物质均在肝内被解毒和清除;
肝脏具有防御和免疫功能。肝脏是最大的网状内皮细胞吞噬系统,肝血窦内大量的巨噬细胞能吞噬血液中的异物、细菌、染料及其他颗粒物质,健康的肝脏可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处理和传递抗原、调节机体免疫应答、清除细菌及其毒素,是拮抗感染的重要防御细胞。此外,肝脏还能制造凝血因子、调节循环血量及水电解质平衡、产生热量等多种功能。
肝脏需要保养,但养肝最重要的前提是不要伤害肝脏以及及时发现肝脏损伤。
健康的肝脏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当肝脏部分切除后能迅速再生。肝脏也是一个“沉默”器官,不像其他的脏器一出现疾病就发出疼痛信号,肝脏只有肝包膜具有神经,肝实质没有感觉神经,即便发生肝损伤也往往寂静无声,难以觉察,很多慢性肝病甚至肝硬化患者都没有明显的症状。
引起肝脏损伤的常见因素及疾病包括:病毒感染导致的病毒性肝病、肥胖和或饮酒导致的脂肪性肝病、饮酒导致的酒精性肝病、药物或化学毒物等导致的药物性肝病、自身免疫肝功紊乱导致的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性缺陷致物质代谢紊乱导致的遗传代谢性肝病等。
为了保持肝脏的健康,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养肝:
1.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有无肝脏损伤。
2. 合理饮食:避免进食高脂、高热量饮食,不宜过量饮酒。
3. 规律作息保持良好心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长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焦虑及抑郁人群是滥用中药及保健品等的重要群体)。
4. 适量运动:定期进行体育锻炼,保持正常的体重及腰围。
5. 避免滥用药物:遵医嘱服用药物,服用具有明确肝毒性药物的情况需要密切监测肝功能,避免滥用中草药、膳食补充剂及保健品等。
通过以上科学的方法养肝,可以有效地保护肝脏,健康人不需要滥用所谓的“保肝”“清肝”保健品。当定期体检发现肝脏异常或发现乏力、尿黄、面黄、眼黄等症状时应及时到专科医院就诊,在专科医生的诊治下进行治疗。
(作者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肝病科五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