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对13000多名参与者进行的、近20年的跟踪研究显示,中年时多吃水果与晚年患抑郁症的概率下降有关联。
新加坡国立大学进行了一项涉及13738名参与者的纵向研究,该研究对参与者从中年到晚年的饮食情况进行了约20年的跟踪调查。
研究人员发现,在生命早期食用大量水果的参与者在以后的生活中出现抑郁症状的可能性较低。
研究人员研究了新加坡人最常食用的14种水果,发现食用大多数水果,包括橙子、橘子、香蕉、木瓜、西瓜、苹果和西瓜,都与降低患抑郁症的可能性有关。这种联系可能是水果中含有高水平的抗氧化剂和抗炎微量营养素,如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这些微量营养素已被证明可以减少氧化应激,抑制体内可能影响抑郁症发展的炎症过程。
另一方面,研究发现食用蔬菜与抑郁症状的可能性没有关联。
在被研究人群中,每天至少吃三份水果的参与者,与每天少于一份水果的参与者相比,能够将与年龄相关的抑郁症的可能性显著降低至少21%,这可以通过每餐后吃一到两份水果来实现。
在1993年至1998年研究的初始阶段,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51岁,他们被要求回答一份结构化的问卷,内容是他们每天食用14种水果和25种蔬菜的标准分量。在2014年至2016年,当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73岁时,使用标准测试(老年抑郁量表)检查抑郁症状,在这项研究中,报告有五种或五种以上症状的3180(23.1%)参与者被认为患有抑郁症。
在调整了可能混淆这种关系的因素后,包括病史、吸烟状况、体育活动水平、睡眠时间和与年龄相关的因素,研究人员发现,多吃水果,而不是蔬菜,与抑郁症状的概率较低呈逐步相关。
研究人员指出,该项研究结果表明,促进中年(通常指40至65岁)的人食用水果,可能会对他们65岁以上进入老年后的心理健康产生长期益处。 (曹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