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容得下学生的“调侃”
“亲爱的‘牛马一中’,愿你在历史的沧桑里更逾馨香……这里是奋进中的‘牛马一中’……”近日,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牛首一中毕业典礼上,一名毕业生作为优秀学生代表发言将校名说成“牛马一中”,结果被校长当众批评并收走优秀证书的视频引发关注。7月29日,樊城区委宣传部回应称,学校已将该学生的优秀证书归还给本人,同时已责令学校及校长作出深刻检讨。
学生调侃学校“被赶下台”,反映出学校的教育宽容度尚不够。学校的权威、老师的尊严固然需要维护,但对学生的调侃或是某些戏言也应理智看待。教育充满智慧,既要坚守教育原则,又要以更为冷静、灵活的方式处理学生那些看似“越界”的言行,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一个好的校长,尤其需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声音,并从教育者角度进行回应,而不是以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要知道,学校的权威是建立在学生内心之中的,而非校长的粗暴行为里。
沉浸产业只有沉心打磨才能持续“出圈”
近年来,一系列沉浸式体验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记者在某票务平台上搜索“沉浸”一词,沉浸式互动戏剧、沉浸式音乐现场、沉浸式探索体验展等各类项目映入眼帘,不少项目售票情况火爆。“万物皆可沉浸”带来沉浸产业的发展繁荣。沉浸式体验“出圈”之后,如何创新提质、保持对消费者的“磁吸力”,成为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沉浸产业要想持续发展必须沉下心来,从内容创作和IP管理上下功夫。原创IP的影响力不足、项目品质参差不齐,这些都是当前沉浸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沉浸产业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的炫酷效果,更应注重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以及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从业者在设计沉浸式体验时,应更多地思考如何创造人文价值,如何满足消费者在情感、审美、社交等多方面的需求,只有当消费者真正感受到沉浸体验的价值,沉浸产业才能走得更远。
治理“套娃”收费才能给电视发展“解套”
7月29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消费者协会等部门单位,召开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工作阶段性总结部署推进会,提出下半年要全面实现一个遥控器看电视。
电视操作复杂及“套娃”收费,影响了消费体验,损害了消费者权益,最终损害的也是电视行业的长远发展。电视“套娃”收费等乱象引发广大消费者不满,相关部门重拳整治电视“套娃”收费等乱象,解决消费者“痛点”,维护消费者权益,值得点赞。但电视“套娃”收费等乱象根深蒂固,要防止反弹,还需要久久为功、再接再厉,多举措遏制电视“套娃”收费等乱象,给电视行业发展“解套”。
黄婷 整理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