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家庭周刊 家庭建设 PDF版下载

栏目:专家论坛

版面: 家庭周刊 家庭建设

读懂孩子 助力其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名师专家谈高素质教师成长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陈若葵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近日,由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主办的“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素质教师队伍成长大会”在山东省临沂市举办,探讨如何充分发挥教育家精神引领作用,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助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

    牢记八个要素 协同育人

    “新的时代赋予教育新的使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教师要读懂孩子。”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中心主任边玉芳在会上表示,“我们必须从自己封闭的教育体系中跳出来,为孩子创造好的成长环境。现在强调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育人是根本,协同是关键,机制是保障。”

    边玉芳谈到,一个在社会上取得成功的人,往往自信、有韧性,这些都是由童年经历塑造的,是由学校、家庭、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有一句话叫“习得性勤奋”,这样的人知道只要努力,一定会成功。所以一个人是否自信,取决于成功和失败的经历,以及对自己所经历的事情的看法。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才能使教育效果最大化,才能营造儿童成长的健康环境。

    针对目前不少老师提出的“不敢批评孩子”的现象,边玉芳认为,表扬和批评是老师育人的重要法宝和手段。“如果老师不批评孩子,教育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批评本身没有错,关键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批评孩子。孩子有个体差异,如果用宋江批评李逵的话来批评林黛玉,结果会非常不妙。”

    边玉芳表示,保护性因素越多的孩子,即使在不良的环境中成长,也能抵制不良影响。比如,留守儿童容易有心理问题,因为他们缺少家庭的支持。但有些留守儿童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甚至他们的心理弹性超过一般人。这样的孩子虽然没有爸爸妈妈的陪伴,但或许他们遇到了一位很好的老师,有爷爷奶奶的关心,或者是得到了好的社会支持。

    边玉芳说,幸福感强的孩子,其成长环境需要具备八个要素:有安全感、有温暖感、有归属感、被接纳、有目标、有交流、有自主性、也要富有挑战性。家长、教师等教育工作者可以用这八个要素评估自己是否为孩子营造了这样的成长环境。

    南京市首批德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南京市首届德育工作带头人郭文红认为,老师要理解孩子行为背后隐藏的心理需求和动机,而非简单地将其视为“问题”行为。孩子出现的行为、言语、表现一定与之深层次的感受、观点、期待、渴望有关,多数是在寻求安全归属和尊重,也有自我实现的需求。如果教师拥有专业能力,就能比较从容地应对一些日常教育教学中的事情。

    郭文红说:“读懂孩子的心理,就能理解、包容,甚至心疼孩子的行为。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耐心和同理心,通过换位思考和有效沟通,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和安全感。老师的行为、学生的行为,包括营造出来的班级氛围,其实都是为了给孩子安全感。孩子只有感觉到被承认、被接纳,有了保护、被爱,才有可能融入集体生活。”

    她进一步阐释:“儿童可能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教师需要放下成人的思维模式,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才能理解他们语言背后的真实意图。教师也需要了解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才能更好地教学,避免因期望过高而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孩子遇到困惑时,教师需要用自己的行为去启迪孩子,并引领孩子。”

    好的师生关系成就好的教育

    昆明丑小鸭中学办校13年,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这些学生因为叛逆、网瘾、早恋等原因被认为是“问题学生”。

    该校校长詹大年在会上介绍,根据学校的数据分析,“问题学生”绝大部分来自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方,他们的父母大多毕业于名校,拥有高学历。在学校招收过的3000名孩子中,有三分之一是老师的孩子。患有抑郁症的青少年多来自教师、医务工作者、行政干部家庭。

    詹大年称,高学历、高收入、高素质的父母对孩子最大的粗暴就是“控制欲”。对这些孩子,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他表示,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安全感,构建场景的温馨感,满足需求的价值感。只有学生主体人格被认同,内驱力才会出现。

    在詹大年看来,“问题学生”需要帮助,感化不如共情、改变不如建构、教育不如保护。关注“问题学生”的需求,教育者要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引导其健康成长。同时,要理解“问题学生”的内心世界,建立信任和共鸣。教育者也要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能,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营造安全和支持性环境,鼓励他们积极探索和尝试,从而实现自我成长。

    詹大年谈到,教育者首先是场景的建设者。好的校长、好的班主任、好的老师,他们的教育设计要让每个学生平等、无差别地参与其中,感受好的互动关系,使之看见自己的主体价值,实现个人幸福感。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项贤明认为,当前教育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过分重视“教”而忽视“学”。教育的核心应该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帮助他们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精神世界。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为未来的生活和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项贤明强调,成为一名真正的教育家,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修炼:学科专业是基础,教师必须精通所教学科,并对其充满热情,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其精神;教学法是教师的“手艺”。教师需要掌握教学技巧和工具,但这只是基础技能。教师要深入理解教育的本质和意义,并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针对“高素质教师”,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首任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认为有三个特征: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养、专业知识素养和教育教学素养。

    在王旭明看来,高素质教师队伍既要“看天”,看理想、情怀、道德、抱负,看国内外风云变化、人际间的错综复杂,也要“落地”,把发生在学校、课堂、家长、学生中的一件件具体的事办好。以人为本的教育面向的是所有的、具体的人。“人工智能时代的高素质教师一定要情感丰富,没有喜怒哀乐的老师必定会被淘汰。”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