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3月以来,福建省妇联充分发挥妇联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在全国创新开展令群众可感可及的“一月一主题”巾帼志愿服务活动,为志愿服务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今,“一月一主题”活动已成为福建省妇联团结动员广大巾帼志愿者和公益组织、爱心人士的“新引擎”。截至目前,福建有362万名巾帼志愿者活跃在八闽大地,巾帼志愿者人数居全国第一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吴军华
□ 杨敏 郭小娟
“彩礼多不代表婚姻就幸福,和谐健康的家庭最幸福。”“一场简约又不失庄重的婚礼更有意义,一辆别出心裁的‘巴士婚车’可能更让人印象深刻。”……近日,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度尾下洲社区,“为爱减负 为家添福”为主题的婚育新风宣传进万家巾帼志愿服务活动现场,巾帼志愿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真实案例为大家释明说透高价彩礼的“里子”与“面子”关系,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恋爱观、婚姻家庭观。
自去年3月以来,这样的“一月一主题”活动已成为福建省妇联团结动员广大巾帼志愿者和公益组织、爱心人士的“新引擎”。目前,福建有362万名巾帼志愿者活跃在八闽大地,巾帼志愿者人数居全国第一。
如何进一步汇聚“她力量”在志愿服务中激发“她能量”?福建省妇联用行动践行中办、国办《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主动融入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充分发挥妇联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在全国创新开展令群众可感可及的“一月一主题”巾帼志愿服务活动,为志愿服务注入了新的活力。
牵住“牛鼻子”,顶层谋划系统推进
今年5月,以第二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为契机,福建省妇联、省住建厅联合举办以“垃圾分类·家家时尚”为主题的“一月一主题”巾帼志愿服务活动。继去年全省成立280支“八闽巾帼红”垃圾分类专业志愿队伍,招募垃圾分类巾帼志愿者2700名后,今年的主题活动又进一步组织垃圾分类专项行动1346场次,覆盖群众11.18万人次。
制度化常态化的“一月一主题”活动,离不开系统谋划、系统推进。一方面,福建省妇联牵住“牛鼻子”,特别是把巾帼志愿服务工作提升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局中来谋划布局、推进落实。每月由福建省妇联明确一个主题,广大巾帼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为增强广大妇女垃圾分类和家庭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早在今年年初,福建省妇联与省住建厅便顶层谋划了“垃圾分类·家家时尚”巾帼志愿服务专项行动,明确合作方式、职责分工,将巾帼志愿服务有机嵌入垃圾分类总体布局,引导基层群众用行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在主题的选择上,我们通过自下而上群众点题、自上而下供需对接,推动因需点题,让志愿服务在双向互动中实现‘上菜’向‘点单’的服务模式转变,把更加精准的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让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福建省妇联宣传部部长林莉介绍。
另一方面,福建省妇联不断创新活动机制,力争让巾帼志愿服务工作覆盖更广、服务更全、更可持续。“合伙人机制”就是其中一大亮点。
根据每月不同主题,福建省妇联把各相关职能部门、行业协会、公益爱心组织纳入视野,通过主题活动选取“合伙人”,组合成“共同体”,将资金、项目、人才、技术、活动直接配送到基层,极大增强了基层巾帼志愿服务的动能。
“合伙人机制”打开了以妇联组织为纽带、部门协同为措施、民生服务为核心、多元参与为保障的新格局。
目前,全省各级妇联已因地制宜,寻找“合伙人”共1200多个。仅今年上半年,福建省妇联就联动多个部门开展“巾帼进万家 爱心敲敲门”“把爱带回家——真情暖童心 相伴护成长”等巾帼志愿主题活动2.44万场次,服务群众88.55万人次。
贯通“大动脉”,全省“一盘棋”推进
“省里的医生能来很难得,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乡村妇女的关心与关怀,希望以后能够继续开展这样的活动。”看完诊后,来自三明市尤溪县洋中镇周边村的村民蔡大姐激动地说。去年10月,福建省妇联开展以“乡村母亲健康关爱行动”为主题的“一月一主题”活动,组织省里多家三甲医院的专家分赴乡村开展义诊,为乡村母亲就近提供医疗服务。蔡大姐和许多村民在家门口就看上了医生,这让她们感到高兴又暖心。
这是福建省妇联发挥贯穿省、市、县(市、区)、乡(镇)、村(社区)五级“大动脉”独特组织优势,通过“一月一主题”活动,全省“一盘棋”推动巾帼志愿服务活动的一个缩影。
2021年,福建省在全国率先实现全省巾帼志愿服务基层组织全覆盖,全省巾帼志愿者队伍实现了从“一盏灯”到“满天星”,妇联组织全面嵌入基层治理体系,但基层巾帼志愿组织仍存在“单兵作战”、专业力量薄弱的局限性。
通过“一月一主题”活动,广大巾帼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被紧紧拧在一起,全省上下“一盘棋”推进工作,推动巾帼志愿者迸发出更大能量。
在每月的主题服务中,福建省妇联分别在九个地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展一场示范性活动,从活动策划、组织实施、成效评估等给各地做好榜样,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学着一级做,让基层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有所长。
据统计,活动开展以来,共组织5500多名专业志愿者下沉到一线。在今年3月开展的“爱在雷锋月 情暖巾帼红”主题活动中,全省共有8.3万名各级各类巾帼志愿者参与开展巾帼志愿服务活动超6000多场次,覆盖群众19.7万人次。
“各级妇联组织每月围绕同一主题,联动开展巾帼志愿服务活动,不仅促进了资源的整合和协同合作,还大大提高了志愿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莆田市妇联主席李晶说。
聚焦“她需求”,精准服务打造品牌
6月,以“e路芬芳——女性数字素养宣传服务”为主题的“一月一主题”活动在福建全省铺开,旨在帮助中老年女性跨越“数字鸿沟”。巾帼志愿者们接单答疑,从解锁屏幕到视频通话,从基础设置到高级应用,从防骗技巧到网络礼仪,一一详细耐心讲解,让阿姨们直呼“太实用啦!”
群众需要什么,巾帼志愿服务就开展什么。在“一月一主题”活动中,福建省妇联根据新时代呈现的新需求,开展点对点、面对面、零距离精准志愿服务。
“巾帼进万家·爱心敲敲门”活动,为辖区内高龄、空巢、孤寡老人和困难妇女儿童等重点群体送去防寒保暖物资,切实把党的关怀送到妇女群众身边;“爱在开端”——0~6岁婴幼儿健康关爱巾帼志愿服务行,一对一指导宝妈掌握婴幼儿营养搭配、常见病的预防与护理、宝妈们的产后身体恢复、心理调适……
据不完全统计,“一月一主题”活动开展以来,共服务基层妇女群众和家庭63万多人次,并形成了促进供需双向互动、专业人才多方聚集的巾帼志愿服务新模式。
在聚焦广大妇女群众急难愁盼的基础上,福建省妇联还把巾帼志愿服务项目化、品牌化、专业化发展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结合“一月一主题”活动,选择健康关爱、维权服务等与基层群众密切相关的内容进行立项,打造精品项目。
“守护家庭 普法先行——普法宣传进家庭巾帼志愿服务”活动、“法润童心 护航成长”儿童防性侵项目、“青春护航·健康童享”等巾帼志愿服务品牌项目逐步成为做得好、叫得响、受欢迎的品牌项目。2023年以来,已累计整合省直部门资金604万元,生成项目1.2万个。
福建省妇联副主席陈红表示,将充分发挥优势,深化“一月一主题”巾帼志愿服务,切实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妇女群众心坎上,让现代化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妇女儿童,让尊重妇女、关爱儿童在全社会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