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零工驿站是多赢之举
目前,全国各地正不断探索建设零工驿站,以做好零工服务为切入点,逐步完善、拓展服务功能,有力保障务工人员权益,促进规范有序招聘用工。各地零工驿站的建设让零散务工人员从之前风吹日晒在路边揽活儿、靠运气找活儿的“马路零工”模式,转变为在零工驿站内等活儿接活儿模式,让零工务工渠道更加多元。
零工驿站作为连接就业供需双方的桥梁,不仅为求职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还为企业提供了便捷的用工渠道,是多赢之举。但针对如何确保驿站的可持续运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保障零工的合法权益等问题,仍需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通过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加强监管和服务,让更多的劳动者和企业能够享受到其带来的便利和益处。
输液“座位费”还须合规合理
近日,一女子发布视频称,在重庆旅游时突发高烧,去当地的仙女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点滴,被收取20元座位费。当事人的遭遇让很多网友直呼不合理。面对汹涌而来的质疑,当地卫生健康委调查回应称,该笔费用是一次性耗材和床位费用,因就诊人员较多,未及时安排床位,患者在座椅上完成输液,未退还其床位费。
医疗机构不是商业化的经营场所,收费更应当遵循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切不可随意增设名目,更不能将基本医疗需求作为额外的收费项目。涉事卫生服务中心在退费、道歉之外,还应加强内部管理、明确收费标准,确保每一笔费用都有理有据、合法合规。此外,市场监管部门也应加大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推动医院收费全面透明化。对于违规收费行为,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积极维护好患者的合法权益。
“人肉开盒”是一种侵权利器
“人肉开盒”是指通过非法手段进行网络搜索、挖掘,搜集个人隐私信息,并在网上公布,引导网民对被“开盒”者口诛笔伐。在网络社交平台,一言不合就“开盒”的情况时有发生,而这些“开盒”和被“开盒”者的事例背后,有不少未成年人的身影。
“人肉搜索”未能根治,“人肉开盒”又横空出世。从使用手段和危害程度来讲,“人肉开盒”比“人肉搜索”更可怕,不仅破坏网络正常秩序,侵犯他人隐私,而且掺杂了侮辱、诽谤、威胁、散布谣言等违法行为, 给受害者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和伤害,已严重侵犯公民权益,必须依法进行精准打击。
侯文雅 整理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