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基层中国 PDF版下载

栏目:基层治理访谈

版面: 基层中国

北京平谷区全面提升村庄公共服务水平:

打造“平急两用”新型乡村社区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耿兴敏

    沉浸于鸟语花香,漫步在艺术气息浓厚的林间小路,身边不时跑过嬉戏游乐的孩童,伴随着孩子们的清脆笑声,阳光透过玻璃房散落在咖啡书吧……这是北京市平谷区正在打造的“平急两用”新型乡村社区南山村的日常景象。

    近日,平谷区委副书记葛海斌接受采访时向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介绍,平谷区在全国率先开展“平急两用”制度探索和试点示范,全力建设国家“平急两用”发展先行区,率先出台了“平急两用”旅居设施设计及实施指导意见、农村污水治理等工作指导意见,率先建立了“平急两用”转换机制,率先打造了全国第一个南山村“平急两用”新型乡村社区。

    建设新型乡村社区破解发展难题

    如今的市民休闲打卡热门地——南山村,几年前还是一个经济薄弱村。

    平谷区南独乐河镇南山村是典型的北方传统村落,交通便利,紧临金海湖、盘山等景区,且有着传统红色历史文化。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大量人员外流,使得南山村出现了大量的闲置用房和闲置资源资产。

    如何让“沉睡资产”变“增收活水”,激活集体经济活力,赋能乡村振兴?平谷区走出了一条探索先行的实践之路。

    平谷区在南山村推行新型乡村社区建设,通过城乡融合发展来破解发展难题:通过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村庄的公共服务水平,打造“急时”稳稳当当的保障基础。

    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社区建设,在原有的四个生产队布局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规划。

    因势利导,在一进村交通最便利的第四生产队,南山村设置了咖啡厅、餐厅、接待中心等供大量游客休憩的场景。而在山谷里比较隐蔽的第一生产队里,整体打造星空主题的度假村落,打造“平时”的高品质休闲综合体,吸引城市资源、人员来到乡村,形成“热热闹闹”的发展态势。

    通过“平与急”结合,打造“以平养急,以急固平”的“平急两用”新型乡村社区。如今,南山村不仅是全国首个“平急两用”新型乡村社区,是文化和旅游部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平谷区的示范村,还是北京市首批“百千工程”重点建设村。

    打造有活力、有品位的社区

    平谷区意识到,新时代乡村振兴,既要满足基础设施建设,还要有活力、有品位。

    围绕“住”,平谷区打造了全国第一个“平急两用”新型乡村社区——南山村。

    平谷区在全国率先开展试点探索,打造具有隔离功能的旅游居住设施,“平时”用作城市近郊旅游居住,热热闹闹满足市民多元化旅居需求;“急时”稳稳当当转为应急隔离观察场所、人员安置场所和应急物资储备场所。

    记者了解到,南山村规划建设68套精品民宿,10套公共服务设施,预计今年年底全部建设完工,可提供350个房间。

    按照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艺术风格,改造后的接待房间充满异域风情、文化碰撞和时代气息,风格各异,既有徽派的青砖黛瓦,又有老北京的四合院,还有欧式、日式的建筑,一房一设计,一院一主题,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此外,艺术加持,进一步提升了南山村的品位。

    平谷区携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京津冀8所艺术院校共同打造了“沃野缤纷——2024北京南山艺术季”,青年学子们创作出了《南山之子》《四方》《南山甜甜圈》等30余件艺术精品。作品展现了乡村的自然之美,也融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时代精神,为南山村增添了新的文化地标。

    如今,南山村已逐渐形成了民宿+亲子+露营+咖啡+餐饮+艺术+研学等功能于一体的新质乡村文旅产业架构,持续释放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五个应用场景 全面提升民之所需

    南山村的实践发展,只是平谷区实现战略发展的一枚棋子,平谷区作为首都大京郊重要组成部分,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围绕解决“吃、住、行、医和集中承载”问题,积极推进具有时代特色、首都特征、平谷特点的“平急两用”探索实践,着力打造五个应用场景,在基层治理中统筹规划,全面提升和满足群众生活环境和发展所需。

    民以食为天,平谷区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厂、藏粮于库、藏粮于链”的“五藏战略”,加强“平急两用”物资保障基础和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未来将有能力保障北京全市1/3的农副产品供给。

    通过盘活利用闲置资源,改造新建相结合,形成“酒店+新型乡村社区+休闲综合体”多功能多用途居住设施储备体系。截至目前,平谷区共储备应急房间23278间,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选取功能全、环境好、配套齐的旅居设施,确定第一批次可即时启用应急房源1万间。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加快构建“平急两用”交通体系。平谷区内承平高速已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完工,也正在打造具备高速服务、休闲旅游、交通集散、应急保障等四大功能的“平急两用”承平高速金海湖服务区。

    回应民之所需,离不开医疗水平提升。如今,平谷区加快推动国家医疗应急演训基地、中国中医科学院国家中医药应急基地等国家重点应急项目落地。构建应急医疗体系,打造区医院、中医院、金海湖疗养体检中心三个龙头项目。在酒店、新型乡村社区和乡村休闲综合体配套建设应急医疗点,截至目前,已完成50个应急医疗点建设。另外,围绕“集中承载”,加快推进“平急两用”金海湖核心区建设。

    谈及下一步发展,葛海斌充满信心地表示,将不断完善“平急两用”转换机制和预案,健全相关内容和要素。通过建设国家“平急两用”发展先行区,既保障首都安全发展,又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真正实现“平急两用,利国利民”“平急两用,乡村振兴”!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