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
□ 蒋珊珊
“祝你生日快乐……”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善琏镇窑里村一个儿童友好空间里,孩子们正用稚嫩的歌声为彼此送上生日祝福。随后,在家长的陪伴下,孩子们开始投入绘画、彩绘陶艺等手工活动,场馆内充满了欢声笑语。8月,窑里村为满五岁的孩子举办了集体生日会,共有13名小朋友参加。
“孩子特别开心。”参加生日活动的一名家长高兴地说,“我女儿本来就喜欢做手工,这次生日会不仅满足了她‘创作’的愿望,还让她交到了新的小伙伴。”
这是南浔善琏窑里村打造“儿童友好艺术村”的一个缩影。“儿童友好艺术村”是南浔善琏镇妇联与农业、文旅等多个部门通过调研商讨后共同确定的村庄发展定位。近年来,善琏镇妇联立足发展定位,通过“青年参与,创意赋能”的方式对村庄启动了空间改造与产业培育,进一步丰富儿童友好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效。
为更好推进“儿童友好艺术村”建设,善琏镇妇联联合相关部门,招引大量专业团队和人才参与村庄建设,启动“青年艺术家驻村计划”和“窑里新村民共创计划”,组建了“新村民+云村民”新生共融团队。
来自江西的安妮是一名油画创作者、独立艺术创作人。今年2月,她受邀来到窑里为孩子们开展油画棒课程,被窑里村儿童友好的理念所吸引,策划了“向往生活艺术仓库”的项目。在妇联的帮助下,她在窑里村的一幢老房子里开了工作室,安了家。如今,她已正式成为窑里的新村民。
为丰富儿童友好场景,善琏镇妇联还积极参与儿童成长空间的建设与改造。对于户外活动空间,窑里村将绿地草坪改造为芳草地,引入游乐设施、田园生活体验区等项目。与此同时,在艺术家们的帮助下,改造废弃空间,建立了窑文化馆、雕塑艺术馆、云集艺术空间、时光影院等8个儿童友好室内空间,进一步营造了浓厚的儿童友好氛围。
据了解,近些年,善琏镇窑里村结合产业发展,利用现有资源打造儿童友好特色产业。通过承办研学活动,窑里村将休闲观光与研学体验相结合,借助陶艺制作、非遗手工等艺术手作研学课程和农事体验项目活动,寓教于乐。目前,窑里村已接待研学团队200余批次,超万人次,全年实现产值超200万元。
开办“星星的画展”,帮助孤独症儿童展现自我,融入社会;启动图书供养人计划,向全国儿童征集具有正能量的旧书和藏书……针对儿童现实需求,善琏镇妇联还举办了许多儿童友好特色活动,为孩子们成长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