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姜军旗
“没有郭妈妈,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转变。”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的小吴是一所消防学校的学生。暑假期间,他专程到家中看望了“郭妈妈”,并向她说出了自己埋藏在心里的话。
小吴口中的“郭妈妈”叫郭凤玲,是祁县一名基层社区干部。多年的社区工作经历,让郭凤玲对留守、困境儿童尤为关注。2019年,在家人的支持下,郭凤玲和几个热心姐妹成立了祁县复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始了她关爱留守、困境儿童的“爱心妈妈”之路。
在妇联的帮助下,郭凤玲和姐妹们推出了“志愿青春·益课堂”阳光自护项目,并走进中小学校教给孩子们如何“自我保护”。5年来,600余场“阳光自护”课让郭凤玲和姐妹们的足迹遍布全县乡村、城镇。
2023年7月,在一场公益课结束后,一个男孩找到郭凤玲,眼含热泪希望“郭妈妈”能帮帮自己。沟通中,她得知孩子姓吴,不久前因参与一起校园欺凌事件被学校开除了。
“他原本去年开学就高三了,但现在不能和同学们一起参加高考,心里特别难受。”看到小吴失落的眼神,郭凤玲很是心痛和惋惜,“但我只能告诉他: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别人造成伤害就要承担后果。”
据郭凤玲了解,小吴的父亲在一家玻璃厂务工,收入微薄,因小吴欺凌事件被判赔偿受害人,家中经济情况雪上加霜。
“虽然他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但我们也应该帮助他改过自新。”郭凤玲先后联系了一家技校和慈善学校,但因为学费过高、校方拒收有劣迹学生而作罢。考虑到小吴体能特别好,郭凤玲试着联系了一所消防学校,几经协调,小吴终于在去年10月如愿入学。
小吴正是“观护·益成长”涉案未成年人关爱项目的受益者之一。这个由郭凤玲2020年发起的公益项目旨在为涉案未成年人提供一对一的情感陪伴、心理疏导、关爱帮扶。截至目前,已有58名涉案未成年人走出困境。2021年10月,该项目荣获山西省“希望杯”公益创投大赛优秀奖。
“我们一方面开展预防欺凌、性侵、心理团辅课程,教给孩子们如何自我保护;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对相关事件的当事人,既包括受害者,也包括不法侵害者进行救助、教育和关爱帮扶,让他们尽快重新融入集体,融入社会。”在妇联、民政等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祁县复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还建立了52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动态数据库,并构筑了以“爱心妈妈”为核心,大学生志愿者辅助,联结学校老师、乡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优势资源的“1+1+1”留守、困境儿童亲情陪伴模式,确保专业问题有人询、生活困难有人帮、学业困境有人管。
2024年,“爱心妈妈”结对关爱三年行动启动后,郭凤玲携团队社工、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一起报名,加入“爱心妈妈”团队。
“‘爱心妈妈’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一群人的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愿更多人加入‘爱心妈妈’团队,赋能困境中的孩子们健康成长,愿孩子们永远不缺暖阳,被世界温柔以待!”在全省“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困境儿童三年行动工作推进会上,郭凤玲作为“爱心妈妈”代表进行经验分享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