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邵伟
□ 陈寒冰
近期,全国各地菜价都不同程度上涨。根据湖南省长沙市商务局8月24日对各大批发市场的监测情况反馈,长沙市蔬菜批发市场、猪肉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零售市场等供应较为充足,价格基本平稳,整体运行情况良好。今年7月以来,受监测蔬菜品种均价维持在3.48元/公斤的水平,相较于上月上涨12%,与全国趋势基本一致。
市场供应能力持续增强
7月份,长沙市蔬菜批发市场活跃度与交易量均创下新高。据统计,当月长沙市蔬菜日均来货量高达1.18万吨,较前一年同期增长23%,较上月增长11%,这充分体现了长沙市在蔬菜供应能力方面的持续增强,以及市场需求的强劲复苏。
从价格走势看,7月份,长沙市蔬菜批发均价3.48元/公斤,较上月上涨12%,与全国趋势基本一致。考虑到季节性波动、成本变化以及市场需求波动等多重因素影响,这一涨幅并未引发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长沙市零售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适度的价格波动反映出全市蔬菜市场供需关系的平衡,以及价格调节机制的平稳运行。”
从供应来源看,从云南的高原时令蔬菜到山东的绿色蔬菜基地,再到广西的特色瓜果、湖北的淡水产品等,全国各地如甘肃、河南、广东和福建等地的蔬菜也纷纷涌入长沙市场,共同构成了丰富多样的供应格局。这种地域间的互补性供应,不仅满足了长沙市民对不同种类蔬菜的需求,还有效保障了市场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更有效应对了单一来源地可能带来的市场风险。
双重因素导致菜价上涨
长沙市蔬菜整体价格和交易量涨幅均较为明显,业内人士认为,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
首先是天气因素的影响。今年6月中下旬,南方区域性暴雨,多地遭受洪涝灾害,低洼农田被淹,岳阳、浏阳等本地菜主产区减产,本地黄瓜、长茄、圆茄、豆角等减产较为严重,收购价涨幅明显。因此,今年7月至8月,本地菜较去年交易量下降50%以上。
其次是季节性的供需变化。入伏后,本地蔬菜上市量减少,北方冷凉地区的蔬菜供应逐步加大,加上夏季气温较高且气候多变,蔬菜易萎蔫变质损耗增高,蔬菜的存储保鲜成本增加,多因素叠加拉动蔬菜价格上涨。
多方分析菜价有望9月回落
长沙市农科院副院长、湖南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湘东试验站站长周清华表示,受前期强降雨和近期持续高温影响,加上目前正是蔬菜换茬期,蔬菜产量减少且品质下降,故菜价一直呈现上涨趋势。待到9月中下旬,天气逐渐转凉,秋季蔬菜陆续上市,预计全市蔬菜价格或将止涨企稳。
长沙红星大市场一经营户表示,当前高温天气,清火蔬菜卖得格外好,随着天气转凉,本地蔬菜大量上市,估计菜价会逐渐回落。
长沙市初莲超市相关负责人认为,蔬菜是消费者每天的必需品,随着天气逐渐转凉,长沙本地蔬菜的供应量也会随之增加,预计9月后,蔬菜价格将回落。
采取积极应对措施
如何应对蔬菜价格上涨?业内人士指出,要加强种植技术研究,科学调整种植结构,加强田间管理,做好病虫害防治和肥水管理等工作,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同时,要构建完善、高效的农产品配送网络,降低市场中间环节的成本,提高蔬菜在供应端的透明度,从而平稳价格,让消费者可以购买到价格合理、品质有保障的蔬菜。
长沙黄兴海吉星国际农产品物流园负责人表示,目前,长沙黄兴海吉星国际农产品物流园日均交易量为1.2万吨左右,市场正在积极组织货源,实施常态化动态储备,强化价格监测。同时,长沙海吉星商城推出了市民平价菜,保障日常供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