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视点评论 PDF版下载

栏目:新闻壹段评

版面: 视点评论

新闻壹段评


    让教育惩戒权有效发挥作用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8月26日发布。“意见”在“加强教师权益保障”的第13条提到:“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维护教师教育惩戒权,支持教师积极管教。”

    教育不仅是一种唤醒,更是一种约束、规范和推动,有时候仅靠口头劝告并不够,需要适时且有力的处罚。“意见”对教师教育惩戒权的维护,彰显了教师职业的权威性,维护了基本教育秩序,也能培养学生“犯错必受罚”的观念,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与自律意识。但值得注意的是,倡导支持教师积极管教并非纵容体罚,而是让教育惩戒权在理解与尊重中焕发新的生机,引领教育回归良性生态,助力每一个孩子茁壮成长。

    清理整治“变脸”电子烟迫在眉睫

    近日,山东省菏泽市警方接到家长举报,在曹县的一些学校周边,有商铺偷偷向孩子销售国家明令禁止的水果味电子烟。警方随即展开调查,结果发现,所谓玩具竟然是水果味电子烟伪装的。警方随即将涉案人员全部抓获。

    我国《电子烟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产品,同时禁止销售除烟草口味外的调味电子烟。然而,一些厂家商家仍通过各种渠道暗中生产、售卖电子烟,有的售卖对象甚至是未成年人。由于果味电子烟甜美的口感和多样的口味,对未成年人会更有吸引力。但“雾化”的电子烟危害极大,会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换马甲”后的电子烟购买越来越方便,对青少年也大亮绿灯,清理整治“变脸”电子烟迫在眉睫。

    博物馆“说明牌”别让游客看不明白

    碛、羟、釐、拏,这些都念啥?罍、觚、盨、斝,都是干什么的?“博物馆热”持续升温,但在参观过程中,一些展品说明牌中的生僻字没有标注拼音,让观众傻了眼;一些展品说明太过简略或太过专业,也让人看不懂。有家长一提起带孩子逛博物馆就发怵:“进门就发现自己是文盲,被孩子问得哑口无言。”

    博物馆“说明牌”就像展品的“身份证”,要专业、精准,不能出错,还要增强可读性,要照顾好大多数游客的阅读习惯,更不能让游客看不明白。因此,博物馆要提升无障碍服务水平,提高服务意识,兼顾不同群体需求,要在小小“说明牌”上下好下足功夫,如让生僻字“活起来”,标注拼音、含义等,让其打通游客与文物对话的“最后一米”。

    黄婷 整理点评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