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鹏
在位于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的湖北十堰丹江口市,守护好一库清水是人们心中重要的事。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并向全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者、志愿者致以诚挚问候。
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在丹江口巾帼志愿者中引发强烈反响,奋战在库区生态环境保护一线的巾帼志愿者们第一时间认真学习总书记回信,纷纷表示将继续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带动更多人自觉守水护水节水,为携手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贡献巾帼力量。
巾帼志愿者在行动
守护山清水秀,“半边天”责任在肩。据了解,早在2021年,丹江口市妇联便组建起“水都巾帼志愿服务队”。2023年,丹江口市“小水滴”巾帼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下设“巾帼宣讲”“巾帼护水”等志愿服务支队,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守水护水巾帼志愿服务活动。
如今,全市守水护水巾帼志愿服务队已发展到21支3000余人,在市镇村三级妇联的带动下,各级妇联执委、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带头参加环境卫生整治,常态化开展巡河护河、库区清漂等志愿服务,引导妇女群众从身边小事做起,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库区旁、汉江边,经常可见身着红马甲的巾帼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她们为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贡献着“半边天”力量。
“我们一定不负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用心用情守护好这一泓清水!”巾帼志愿者们由衷地说。
让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永远清澈、甘甜
今年59岁的秦立萍,是六里坪镇财神庙村环卫队的一名河管员。近年来,丹江口市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全市近千名河湖长、护河员上岗担责,每条河流都有了健康守护人,秦立萍守护的,正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库区上游水质保护重点流域之一的官山河。
“习近平总书记不仅肯定了我们志愿者的工作,也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秦立萍说,近年来,库区的水更清了,山更绿了,环境更美了,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深入人心,这些都离不开广大志愿者守水护水的努力,我们一定会继续用心用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守好这库碧水。
通过几年来的流域治理和水质提升工程,官山河的面貌目前已经大为改观,不仅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二类标准,还建起了人行步道、观景台、湿地公园,成为人们散步休闲的好去处。对此,秦立萍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她表示,作为丹江口市第十八届人大代表,作为一名巾帼河管员,自己会继续履职尽责,保护好官山河的生态环境,也会动员更多妇女群众及家庭以实际行动守水护水。
“总书记的回信,是对我们护水工作的高度肯定,更让我深刻认识到守水护水的深远意义。”梁艳丽说,我们守护的不仅是一泓清水,更是生态的平衡、人民的福祉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今后,我一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以更高的热情、更坚定的决心投入护水行动中。
梁艳丽是均县镇九里岗村的一名巾帼志愿者,在守水护水岗位上奋战了多年。加入村里的护水队后,无论是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寒风刺骨的冬天,总能看到她沿着水库周边巡逻。在梁艳丽的心中,守护丹江口水库的这口“井”,就是守护家乡的未来,就是守护国家的嘱托。她表示,将继续坚守在守水护水的岗位上,为保护这一库清水贡献力量,让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永远清澈、甘甜。
带动更多人加入守水护水行动中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指出,要带动更多人自觉守水护水节水。
“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中的亲切勉励和殷殷期许,让身为巾帼志愿者的我备受鼓舞。”闻开菊说,丹江口水库不仅是丹江人民的大水缸,也是北方人民的大水缸,守护好这个大水缸是作为库区人的光荣使命。作为丹江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一库清水,作为移民,更要充分发扬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持之以恒地推进守水护水事业。“我们大家都要以身作则,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加入守水护水的行动中来!”
1988年出生的闻开菊,是三官殿街道高家沟村妇联主席。高家沟村是三官殿段库岸线最长的村,作为高家沟村人,闻开菊深感自己有守好一库碧水的义务,也深感个人的力量有限,于是,她号召村里的妇女组成了一支名为“碧水情”的护水守水小组,由她本人担任小组组长。
“守水护水不是独角戏,应该发展成为一项全民参与的事业。”闻开菊说,如果人人都能加入守水护水的行列,如果守水护水的理念能深入每个家庭中,涓涓细流也会汇聚成强大的力量,到那时,何愁水不清,岸不绿!
均县镇岗家沟村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拥有漫长的环库岸线。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闵琴深知肩头责任重大,时刻关注着岗家沟村30公里库岸线的一草一木,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她的身影总是出现在守水护水最前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后,我倍感责任重大。”闵琴说,她将牢记嘱托,保护好库区水质,并带动身边更多人自觉守水护水节水,持续开展好“小水滴”志愿活动,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