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江平
“昨天我和爱人才送完一趟车回来。从今年三月起,我已经代驾100辆车了,每次500元,扣除吃饭等支出,每趟能有300多元纯收入。”来自四川省的邓红梅夫妇已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霍尔果斯市安家,并跑起了中哈国门通道的汽车代驾业务。邓红梅算了下,今年如果一切正常,他们两个人能存下10万元。
霍尔果斯口岸是全国最大的汽车出口陆路口岸之一。2023年以来,口岸的汽车整车出口量呈现“井喷式”增长态势。据霍尔果斯海关统计,2023年经霍尔果斯口岸出口的商品车已突破10万辆大关,为本地带来了高达8000万元的收入。随着霍尔果斯口岸汽车出口业务的崛起,商品车代驾业务也应运而生,迅速成为当地热门的就业选择。
在霍尔果斯口岸的商品车代驾队伍中,有这样一个群体,大家亲切地称呼她们为“代驾娘子军”,她们就是行驶在中哈道路上的女性驾驶员。
据统计,代驾业务中女性驾驶员的占比达到43%。这些女性代驾司机需要将客户的车从霍尔果斯口岸开到哈萨克斯坦边检。和男性代驾司机一样,她们持有合法驾照和护照,熟悉通关流程及相关规定,更具备熟练的驾驶技能,能够安全、高效地将商品车驾驶至指定地点。在代驾过程中,她们时刻注意车辆的细节和状况,极大程度地展现出了女性特有的细心特质,受到中哈双方的高度评价。
政府施策,壮大“娘子军”队伍
“今年1—7月,公路口岸出入境人员68万次、出入境车辆26万辆,同比增长126.1%和126.6%,整车出口突破10万辆,同比增长88.6%。”霍尔果斯市经济开发区口岸管理局局长胡来杰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为充分发挥好“代驾娘子军”的作用,并给她们提供权益保障和政策支持,胡来杰深入一线,在居民家中详细了解“代驾娘子军”的生活和工作细节。为此,他在党支部会上提出,要政府主动倡导,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女性驾驶员;要在保通保畅联席会议机制中重点关注女性群体,解决困难诉求;要在货运通道建设公共卫生间,解决男女混用卫生间问题;要建立多个便民服务点,免费提供热水、应急药品以及平价供应食品和饮料等,为口岸通关提供便利。
于是,在霍尔果斯市经济开发区口岸管理局党支部的领导下,该局妇委会在抓好局机关妇女工作的同时,更注重行业领域管理和服务下的432个货代公司中的2100多名女性。今年以来,针对国际货运的特殊性质,妇委会开展“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国门故事”等巾帼宣讲培训10场次;针对困境家庭的妇女开展专题关心关爱慰问;联合霍尔果斯市工会、人社局举办“货运司机”技能比武活动等,有效推进妇女工作的深入开展。
霍尔果斯市妇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霍尔果斯口岸商品车代驾业务中的女性群体彰显了当地政府在促进性别平等观念的有益成果。
收入稳定,兼顾工作与生活
邓红梅告诉记者,今年1月她与丈夫李建军从四川到霍尔果斯务工,工程完工后,夫妻俩决定继续留在霍尔果斯寻找新的就业机会。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邓红梅发现公路口岸人流量较大,集中查验场新投入使用,相关配套服务设施正在逐步完善,游客、驾驶员就餐需求旺盛。此前在四川卖过煎饼的邓红梅看到了商机,于是夫妻俩置办了一辆手推车,在公路口岸集中查验场入口处开起了煎饼摊。因邓红梅手艺精湛,煎饼摊一开业便深受商品车代驾司机欢迎,营业第一天便有了400多元的收入。随着回头客的不断增多,煎饼摊的收入也在稳步增加。
有一天,邓红梅在与代驾司机的交谈中得知,从事商品车代驾出境业务的驾驶员每趟工资在400~500元左右,只需要本人有护照、驾照就可从事代驾业务。邓红梅跟丈夫一合计,两人一起跑代驾,一天的收入比煎饼摊的收入高出一倍不止。行事果断的邓红梅立即做出决定,迅速去有关部门办全了商品车代驾相关手续和资质,投身于代驾大军。
尽管这份工作很辛苦,一来一回需要一天一夜,需要克服语言沟通的障碍,有时候还会熬夜,但邓红梅很珍惜现在的这份工作,每次出车都会提前到达,检查随车手续是否齐全,将工作落到了每个细微之处。
跟邓红梅一样跑代驾的古丽从事商品车出境代驾业务已轻车熟路。一年来,古丽除了有可观稳定的收入外,还能兼顾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
古丽告诉记者,代驾前,因家中老人身体原因,需在家照顾老人和小孩,工作和生活始终不能兼得。社区妇联干部和霍尔果斯市经济开发区口岸管理局干部了解到古丽的家庭情况后,给她详细讲解了代驾业务的好处。古丽了解到,她可以提前与代驾公司联系,预定次日出境时间,早上送完孩子上学,便可出境,下午即可回国,时间灵活,收入稳定。
一年来,古丽每月基本可以代驾出车10次,每月收入大概稳定在5000元,改善了家里生活条件的同时也不会影响自己照顾老人和小孩。“我做梦也没想到会完美解决赡养老人、个人就业与子女教育的问题,我对于现在的生活特别满意。”古丽坦言。
胡来杰告诉记者,像邓红梅、古丽这样活跃在代驾线上的女性越来越多,她们不仅增加了家庭收入,还拓宽了眼界,生活也因此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