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妇女工作 PDF版下载

版面: 妇女工作

内蒙古准格尔旗:

巾帼“小工坊”书写共富“大文章”


    今年以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妇联积极发挥组织优势,加强引领服务联系,利用“妇女之家”、党群服务等阵地,集中打造了一批“巾帼共富工坊”,发展来料加工、美食、手工艺制作等业态的“巾帼共富工坊”,推动各种服务资源下沉到工坊,促进无业妇女、困难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让众多“富余”劳动力转化为“富裕”生产力。

    党建带妇建,妇建促党建。发挥党建带妇建的工作优势,充分调动各级妇联“向心力”,创新搭建“政府+妇联+企业+村+村民”共富架构。沙圪堵镇长胜店村编织袋加工“巾帼共富工坊”,现有女工30多名,每年人均增收约2.25万元。一个个编织袋经过她们手工缝制,再用打包机打包好统一出售。

    不断创新举措,线上线下齐发力。汇聚素质高、能力强、热心妇女儿童事业的女企业家、女能手、女手工艺人等女性人才,为“巾帼共富工坊”提供智力支持。迎泽街道湖东社区手工编织“巾帼共富工坊”,制定了包括直播带货、地摊经济等线上线下推广策略,为无业妇女提供直播培训、技能培训等服务,多渠道促进社区“巾帼共富工坊”可持续发展,现有49名妇女加入“巾帼共富工坊”。

    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示范带动妇女增收。不少农村妇女已经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领头雁”、助力乡村振兴的“女当家”,为农村妇女就业创业和增收致富加码赋能。沙圪堵镇福路村妇联主席段秀英,充分发挥全国三八红旗手的模范带头作用,在沙圪堵镇福路村杏福茶“巾帼共富工坊”,带动全村妇女走出了一条杏产业繁荣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在杏仁茶的选材、研磨、食材配比、包装等过程中,她亲自去试验,不断调整口感,小小的杏仁在妇女们手中,成了各种营养价值高、口感好的小零食。

    整合优质资源,发展传统技艺。以传承传统美食技艺作为推进妇女家门口创业就业、促进妇女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深挖乡村美食,将“巾帼共富工坊”建设与美食产业培育、巾帼人才队伍建设等深度融合,不断推进美食工坊品牌化、规范化、产业化发展。龙口镇祥和社区和沙圪堵镇开源社区充分利用优势条件,制作麻花、月饼、马蹄酥、咸菜等传统美食,解决镇区内陪读妇女和无业妇女就业问题。(王永钦 冯昕)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