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袁鹏
近日,甘肃省妇联发布了全省首批“爱心妈妈关爱服务加油站”名单。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在名单中看到,包括甘肃省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甘肃省图书馆、甘肃省科技馆、读者博物馆、甘肃省地质博物馆等在内的各类公共文化场所,妇女儿童服务中心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均被列入“关爱服务加油站”。全省各市州也同时发布了各地“爱心妈妈关爱服务加油站”名单。
这是甘肃省妇联为持续深化“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三年行动的又一项有力举措。
甘肃省妇联在关于公布全省首批“爱心妈妈关爱服务加油站”名单的通知中要求,全省各级妇联要以“爱心妈妈关爱服务加油站”建设为抓手,不断强化协同联动、广泛链接社会资源,为“爱心妈妈”开展关爱活动提供更多更广阔的服务平台。要充分发挥“爱心妈妈关爱服务加油站”作用,不断拓展服务内容,积极开展参观研学、爱国教育、科普益智、亲子阅读、劳动体验、运动健身等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让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感受温暖、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收获成长。要及时总结和推广“爱心妈妈关爱服务加油站”的成功经验和优秀案例,促进各地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服务水平。
甘肃各级妇联积极行动。8月30日,张掖市“爱心妈妈加油站”在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揭牌成立,一批爱心企业捐赠了“爱心妈妈”结对关爱所需物资。“张掖市‘爱心妈妈加油站’将汇聚更多爱心单位,为‘爱心妈妈’提供更多暖心和可感可及的关心支持,让关爱升级,为幸福提速,成为‘爱心妈妈’开展关爱活动的‘后备仓’和‘动力源’。”张掖市妇联主席索晓静表示。
据了解,不久前,甘肃省妇联印发了《甘肃省妇联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项目实施方案(试行)》,整合资金200万元,由全省各市州、兰州新区妇联负责活动的开展和资金使用的监督指导,依托第三方机构集中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关爱活动。通过整合家庭教育、儿童保护、心理健康辅导等专业师资开展赋能培训,帮助“爱心妈妈”学习掌握家庭教育、亲子沟通、安全自护等知识方法,提升“爱心妈妈”专业素养和关爱服务能力,从而实现“关爱一个孩子,帮扶一个家庭、影响一方群众”的目标。
活动开展以来,甘肃省妇联在兰州市、临夏县、积石山县等开展健步行、诗文朗诵、非遗手工体验示范活动。兰州市、天水市、张掖市、庆阳市、平凉市等地分别组织儿童走进博物馆、科技馆、农业研学中心等开展研学活动,以儿童便于参与、乐于接受的方式,生动讲好红色故事。截至目前,全省共开展赋能培训180余场次,1.2万名“爱心妈妈”参加培训。开展各类学习营、夏令营等研学活动135场次,近万名儿童参加。结合暑期关爱开展各类关爱服务活动2227场次,5.59万名儿童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