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姚建 发自济南 “以前村里个别村民在婚丧嫁娶方面有攀比心理,认为越隆重、越‘阔气’就越有面子,其实加重了经济负担。现在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把移风易俗写入村规民约,监督群众控制规模、节俭操办。依托镇里‘一块田’改革,策划了‘一块田’幸福食堂,探索推行白事简办的‘一碗菜’模式,每餐每桌的费用仅用140元,一场丧事办下来,村民可以节省3000~5000元。”
在山东省妇联日前举办的“移风易俗 巾帼先行”主题活动启动仪式上,泰安肥城安驾庄镇冯家楼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会分享了“一碗菜”模式推进移风易俗,实现乡村从“面子”美到“里子”好转变的经验做法。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近年特别是今年以来,山东省各级妇联组织积极引领广大妇女树立移风易俗新风尚,践行美德健康新生活,将婚事新办、抵制陋俗等作为寻找选树“五好家庭”“最美家庭”的重要标准,培树了一大批群众身边可学可信的优秀典型,切实用身边人、身边事、身边榜样带动社会风气向上向善。
据了解,山东省各级妇联把移风易俗作为妇女思想政治引领的重要内容,打造庭院讲堂、喇叭讲堂、舞前微讲堂、直播云讲堂,通过快闪、戏曲、三句半等生动鲜活的形式,深入开展“齐鲁女性”百千万大宣讲9900余场次,覆盖860万人次,让移风易俗理念深入人心;此外,还深入实施新型婚育文化培育行动,举办青年交友联谊、集体婚礼等活动,大力倡扬婚育新风尚。
山东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孙丰华表示,全省各级妇联组织将提高政治站位,把推进移风易俗作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着力点,创新引领方式、丰富活动载体、强化部门联动,积极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妇女儿童家园、文化大院等各类阵地,持续抓好“齐鲁女性”大宣讲,深入实施新型婚育文化培育行动、巾帼志愿服务阳光行动,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婆婆”选树等特色活动,让广大妇女和家庭在参与中接受移风易俗教育,推动文明新风飞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