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点/评/
写中秋,一般人会写中秋节怎么过,写中秋的月亮,吃月饼等,但是,这篇文章,小作者却独辟蹊径,写中秋逗蟋蟀,通过写逗蟋蟀的经历,最后,小作者却在心中涌起了一股别样的思绪,中秋这个团圆的节日里,蟋蟀也应该有自己的归属,表达了小作者对生命的敬畏与温柔。从逗蟋蟀上升到一个严肃的主题,文章自然而然立意就深刻了。
本文的语言活泼生动有趣,富有童真和童趣的描写,值得品味,特别是小作者自己充当裁判、发令员、主办方,把逗蟋蟀的过程,俨然描写成一场场精彩的比赛。小作者讲究用词,大词小用,譬如文中的“重整旗鼓”“不讲武德”“拉拢裁判”“黄牌警告”等等,描写细致,特别是动作描写更是形象确切,譬如文章的“连跳”“猛蹿”“一蹬”“撞开”“试探”等,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读来让人忍俊不禁,极具画面感。这是这篇文章最为可贵之处。
■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九龙学校六年级(5)班 欧阳修平
中秋佳节,乡下老家的院子里弥漫着桂花的芬芳,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充满了团圆的温馨氛围。我在院子里玩耍时,偶然间发现了几只大蟋蟀,便兴致勃勃地将它们抓住,放在一个瓶子里。
回城时,我带着瓶子坐上了车。平时一上车我就会睡觉,但这次为了不让蟋蟀被捂死,我不得不压制睡意,每半分钟给蟋蟀透一次气。由于返城时太匆忙,没来得及在瓶盖上扎孔,如果把瓶盖拧开,蟋蟀就会跳出来,这可真是难倒了我。
这时,妈妈不停地催我把蟋蟀放生,可这是我辛苦抓了一上午的成果啊,我怎么能轻易放过它们?与此同时,困意袭来,周公拉我去下棋的力度越来越大。突然,我灵光一闪,决定逗逗蟋蟀!
我打开瓶盖,准备给蟋蟀举行一场逃生大战。谁先跳出瓶子算谁赢,前两名可以被我放生。大战在即,我充当起了裁判、发令员和主办方,坐在一旁的妈妈则充当观众。
我摇了摇瓶子,表示比赛正式开始,一号选手一马当先,三个连跳来到瓶口,二号选手也不示弱,紧随其后。哦,这时它若再跳一次就超过一号了。加油!哦不,二号选手害怕了,开始往回走。一号一个猛蹿,跳出了瓶子。我说话算数,立马将一号选手放生。
瞧,二号选手又重整旗鼓准备投入赛事——只见它后腿一蹬,跳到了瓶口,可三号选手更是机灵,它竟然不讲武德把二号选手给撞开了,还用触须试探着和裁判、发令员以及主办方——也就是本人——握手!当然从比赛的公平出发,拉拢裁判的三号选手应该失去比赛资格,可裁判、发令员和主办方既宽容又不拘小节,只是对三号选手给予了黄牌警告。
不知过了多久,三号选手终于成功跳出瓶口重获自由。这时二号、四号选手还在瓶底悠闲地晒着太阳。不知不觉,我们的车子就到了楼下。我赶紧把二号选手和四号选手从瓶子里放出来。可是这两个家伙也许是晕车迷糊了,竟然振翅一飞,冲进我家的鸡舍。若是被我家母鸡看见,她们定会让二号、四号选手去自己的肚子里。吓得我赶紧拿个扫把,将不知天高地厚的二号选手和四号选手轰出鸡舍。
看着它们四处“逃窜”,我的心中涌起一股别样的思绪。中秋逗蟋蟀虽然很有趣,但此刻我却突然想到:在这个团圆的节日,难道蟋蟀不想找到自己的归属,和家人朋友共享美好时光吗?如果再遇到那四只蟋蟀,我一定会向它们道歉,并把它们送回故里。明月依旧,而我的心中多了一份对生命的敬畏与温柔。指导教师:许海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