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耿兴敏
“小和北,我刚才发现我们楼层的消防栓好像在漏水,你能来帮忙看一下吗?”
近日,“小和北”虚拟社工收到了来自北京海淀区育新花园社区北区居民老师的微信消息,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与居民确认了发生漏水问题的具体位置、联系育新物业,与物业的专业维修人员一起前往,经维修人员的现场检查和维修,很快就将问题解决。
“我之前听邻居们说‘小和北’很靠谱,今天一看真的很给力啊。”发现漏水问题的居民老师跟居委会工作人员笑着说。
像这样的案例几乎每天都会在三个“虚拟社工”的微信账号上发生。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从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街道获悉,自2024年3月份起,为了更好地精细化服务,让居民“有地儿”说心里话,成为居民与各单位的“中间人”,西三旗街道育新花园社区党委、居委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减少信访矛盾上行,推出党建品牌“和美育新”——“小和美”虚拟全能社工微信账号,对应北中南三区,设置“小和北”“小和中”和“小和南”三位虚拟社工,居民第一时间进行育新花园社区问题的沟通、协调、解决,并接受意见建议。
老旧小区改造突发信息及时发布;停水停电通知早知道;接收广大居民建议意见。在虚拟账号中,虚拟社工们与居民老师一对一沟通,居民有困难第一时间解决;居民有疑惑第一时间解答;建立“集合制”,打造“零距离”沟通渠道。
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小和美”三个微信账号已经成为5000余位居民的好友,并且与多个辖区单位建立沟通渠道,与物业、产权单位、辖区商户等建立了良好的日常互动关系。
今年6月初,北京天气骤变,瞬间大风袭来,“小和南”收到了来自南区66号楼居民的消息:“刚刚大风把66号楼门前的一棵大树刮倒了,小和南赶快来处理一下吧。”
与此同时,几张现场图也发了过来。收到消息后,居委会的工作人员立即联系育新物业经理,及时赶到现场清理大树以及后续事宜。
“小和美”不光能作为中间人替居民联系辖区单位,还是优秀的“调解员”,及时处理了各类信访矛盾。
今年5月初,“小和中”收到了居民张老师的留言,信息中说邻居家漏水严重,已经影响到自己家,致使自家的木地板被水泡,木地板现已起翘不能使用,但敲门邻居总是不在家,希望“小和中”能联系到邻居,让他尽快维修漏水并对自家木地板进行赔偿。
“小和中”接到消息后立即联系邻居李老师,转告张老师的需求,李老师对漏水到张老师家感到抱歉,承诺会尽快维修水管,但对张老师提出的赔偿金额不认可,认为赔偿金额应该根据木地板的实际损失来确定赔偿金额。“小和中”随即变身为社区调解员,经过现场勘查和调解员的耐心沟通协调,双方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解决了一起矛盾。
“小和美调解员”的专业素养和耐心沟通,得到了居民的高度评价和认可。不仅如此,“小和美”还定期发布健康生活小贴士,提醒居民注意季节变化,预防疾病。她会细心收集居民的反馈,不断优化社区服务,确保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在“小和美”的帮助下,育新花园社区的居民们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便利与温暖。居民们觉得,她不仅仅是一个虚拟社工,更是社区互助友爱的象征,她的每一个小事迹都像是在告诉居民们:在这个大家庭里,每个人都不孤单,因为“小和美”始终与大家同在。
育新花园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表示,接下来,“小和美”将继续在育新花园社区播撒爱与希望的种子,让这个社区成为一个和美育新大家庭。育新花园社区居委会也将继续携手“小和美”,共同编织出更多美好的社区记忆,让这份连接人心的力量永远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