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泰安市岱岳区妇联将及时发现、适时调处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作为做好妇女权益保障工作的重要抓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绘好“摸排—预警—联动线—服务线—预防”的“五线谱”,探索出妇联组织发挥家庭工作优势、参与基层治理的“岱岳模式”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建
□ 王丹青
“李老师,谢谢您给我上了一课,我以后一定改掉这‘臭脾气’。”这天一早,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婚姻辅导中心的志愿者李姝瑶就收到了一面大红色的锦旗,锦旗的赠送者正是前段时间经她调解后消除误会的一对夫妻。“很多家庭纠纷的起因只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如果能及时接受专业的调解或心理疏导,也许就不会让矛盾升级了。”李姝瑶说。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泰安市岱岳区妇联将及时发现、适时调处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作为做好妇女权益保障工作的重要抓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绘好“摸排—预警—联动线—服务线—预防”的“五线谱”,以更精准的防控力、更暖心的服务力、更强劲的家庭力,奏响家庭“和谐曲”,探索出妇联组织发挥家庭工作优势、参与基层治理的“岱岳模式”。
“摸排+预警”,心中有“账”托底精准防控
早上七点半,岱岳区范西村妇联主席陈爱萍与婚姻辅导站的姐妹们开了一个简短的“碰头会”。
“昨天晚上听到村头老赵两口子吵架了,我去看一下什么情况。”“小阳的父母外出打工了,晚上去看看孩子情绪咋样”……大家纷纷拿出手机和小本子,讨论起自己在关爱走访中遇到的情况,商量着解决办法。
随着基层妇联组织建设的不断完善,分布在网格、村居、社区的女网格员、妇联执委等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在摸底排查、及时发现、精准防控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据介绍,岱岳区妇联建立起“网格+妇联+N”的婚姻家庭纠纷排查模式,实行网格员与镇妇联执委“双向任职”,网格员全部包保到户,机关干部联系村,定期开展“敲门问候”“大走访”活动,对网格内、辖区内的婚姻家庭情况做到“心中有账”。
此外,岱岳区妇联还畅通了线上摸排渠道,依托12338妇女维权热线、12345民生热线、“山东解纷码”“岱您调解”小程序等,构建起线上诉求反映网络。
在此基础上,岱岳区妇联针对家庭矛盾纠纷研判不及时、分析不精准等问题,按照矛盾轻重缓急、调解难易度实行“四色预警”法,进行分析研判,分类处置。
“联动”强化“服务”,高效解纷让暖心升级
“我同意将订婚彩礼和首饰退还给男方。”日前,在岱岳区一站式矛调中心,一场持续了两个多月的婚约财产纠纷,在区妇联和人民调解员王月红的联合调解下,男女双方当场签订协议,解除了婚约。王月红曾是一名法官,退休后继续发挥余热,担任起岱岳区“国泰民安调解中心”主任一职。在调解纠纷时,她既会算“法律账”“感情账”,还会算“经济账”,被大家伙亲切地称为“三姐”。
岱岳区妇联党组书记、主席赵娜告诉记者,婚姻家庭纠纷涉及情、理、法多重因素,需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共同化解。岱岳区妇联探索采用联调、联动、联助“三联工作法”,凝聚调解合力,让调解更高效,让服务更暖心。
据介绍,岱岳区区、镇两级妇联联合司法、民政等部门成立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委员会,广泛吸纳退休老法官、专业调解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才,承担区婚姻家庭辅导中心常态化辅导工作;在区、镇一站式矛调中心设立品牌调解室,带动村(社区)婚姻家庭辅导站全覆盖,打造婚姻家庭辅导示范站点100个,品牌站点49个,搭建起纵横交织的联“调”服务平台。
源头“预防”,以“家力量”融入社会基层治理
“你看,26号楼的孙玉芹、朱秀云婆媳俩评上了‘好婆婆、好媳妇’,咱也得好好表现,争取年底也能评上!”岱岳区石蜡社区2024年上半年“好媳妇、好婆婆、和美家庭”的评选结果张贴在小区的公告栏后,引发了社区居民的“围观”。
记者了解到,为从源头上预防家庭矛盾纠纷,引导广大居民建立和谐稳定的婚姻家庭关系,以“家力量”融入社会基层治理,岱岳区妇联创新实施了“依信六评”工作法,在评选过程中,家庭成员关系不和睦、纠纷激化引发暴力行为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评选指标。
“用榜样的力量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有利于培育向上向善、和美和睦的家风民风,还有效减少了家庭矛盾的产生。”赵娜表示,除此之外,岱岳区妇联还充分发挥婚姻家庭辅导中心(辅导站)、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指导站)、家长学校、妇女微家等妇联阵地作用,开展普法培训、婚前辅导、家庭教育指导、婚姻关系调适等多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