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金华市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永康市妇联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通过创新“1+N+X”立法信息收集网络,结合立法项目广泛汲取民智、深入研讨论证,在民意征集后报送立法建议,充分发挥全国、省、市三级人大代表作用,努力把基层立法联系点打造成为立法征询“直通车”、服务群众“连心桥”、法治建设“金名片”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
□ 吴黎娃
“这是去年我们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意见征询会中提出的建议,没想到真的被全国人大采用了……”近日,在浙江省金华永康市前黄村会议室里,党员和村民代表们正热烈讨论着。
2023年7月,全国人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永康市妇联作为基层立法联系点到红色研学基地永康市前黄村征求意见,当时村民提出的意见“建议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各类学科和教材中”被全国人大采纳。
作为金华市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永康市妇联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通过创新“1+N+X”立法信息收集网络,结合立法项目广泛汲取民智、深入研讨论证,在民意征集后报送立法建议,充分发挥全国、省、市三级人大代表作用,努力把基层立法联系点打造成为立法征询“直通车”、服务群众“连心桥”、法治建设“金名片”。据了解,自2023年7月以来,永康市妇联共反馈各类书面建议意见91条,其中7条成功被全国人大、省人大、金华人大采纳。
传递民意,畅通立法征询“直通车”
在婺剧之乡的山门头村,村妇联副主席章燕南召开妇女议事会对《金华市婺剧保护传承条例(草案)》进行讨论,并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妇女代表结合生活实际踊跃发言,建议“鼓励通过新媒体开设、制作栏目节目,宣传推广婺剧作品、传播普及婺剧知识……”
永康市妇联发挥组织优势,充分调动妇女群众参与立法工作的热情,将立法意见征询工作融入妇女议事会,最大程度地使基层妇联组织、广大妇女参与到立法工作中来,现已有3400多名妇女议事会代表参与其中,有效夯实了立法民意基础。
基层立法联系点把百姓的建议原汁原味反映上去,一条条充满“烟火气”的意见建议被写入法律法规中,立法工作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越来越坚实。
搭建平台,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
“我有一个建议,希望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指导和监督管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郑红莉律师结合多年法律服务工作提出建议,在场的28名律师也纷纷发言,共提出9条意见建议。“这场《浙江省公共法律服务条例(草案)》立法意见征询会让大家真切感受到‘开门立法惠民声’,全过程人民民主就在身边!”基层立法联系点负责人朱红丹说。
永康将基层立法联系点设置在市民集中的龙川公园内,结合市妇联的维权接待室和家事调解室、家事共享法庭一并打造,每日安排立法信息采集员负责立法意见收集、接待受理妇女儿童维权相关事件和处理家事纠纷,畅通群众对立法建议及诉求的渠道,提升基层立法联系点实际运用效果,打通立法征询“最后一公里”。
除了有联系点,还有信息采集点。永康市妇联构建了一个“镇、村、企”三级立法网格,在全市建立了14个基层立法信息采集点,组建了一支涵盖35名立法信息采集员、23名女企业家、16名女律师、420个村(社区)妇联执委的“智囊团”,为科学立法、精准立法提供坚实支撑,便于及时收集“好声音”。
发挥优势,打造法治宣传“主阵地”
“这样接地气的普法让我们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美食展户付女士说。基层立法联系点35名信息采集员走进永康美食展,采用普法有奖问答形式,通过发放宣传册、主动与经营户面对面交流,用朴素的语言、生动的故事,讲解民法典中合同履行、婚姻家庭、未成年人保护等相关内容,提升广大群众的法治意识。
永康市妇联基层立法联系点不仅是立法的建言站,也是讲好基层民主故事、宣传法律法规、调解婚姻家庭纠纷的主阵地。截至目前,联系点已开展“律师讲堂”近20场,邀请法官、律师为群众“面对面”解说法律法规;开展系列普法活动420场,共惠及群众9.2万人次,持续传递巾帼普法声音。
一年多来,永康不断拓展链条由立法中向立法前、立法后延伸,再到推动立法成果赋能基层治理,擦亮法治建设“金名片”。眼下,永康市进入了“家事纠纷‘格’内解,夯实平安家庭根基”主题月,全市巾帼志愿者深入一线开展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和“普法乡村行”活动,夯实基层治理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