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泰兴市妇联围绕“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定位,紧扣“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在妇女思想政治引领、家庭文明建设、妇女维权关爱等方面主动作为,打造独具特色的巾帼志愿服务“4+”模式,形成了广大妇女干部群众共同参与、开放互动、广泛覆盖的新格局,打通了关心、关爱、服务妇女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茹希佳
“一个小马扎,几张长条桌,既围炉煮茶享受秋景,又聆听宣讲提升感悟,希望镇妇联多给我们提供这样的学习机会。”一场别开生面的理论宣讲活动在江苏泰兴市滨江镇开展,巾帼志愿者黄芳满心喜悦。
近年来,江苏省泰兴市妇联围绕“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定位,紧扣“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在妇女思想政治引领、家庭文明建设、妇女维权关爱等方面主动作为,打造独具特色的巾帼志愿服务“4+”模式,形成了广大妇女干部群众共同参与、开放互动、广泛覆盖的新格局,打通了关心、关爱、服务妇女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巾帼志愿+理论宣讲:打造“泰有理·巾帼说”理论宣讲品牌
“鼓儿书朗朗上口,好听又好记,我们理论宣讲队通过这种形式宣传各类政策、精神,群众有兴趣,也能记得住。”“泰有理·巾帼说”宣堡分队队长杨亚兰干劲十足。
近年来,为切实做好妇女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泰兴市妇联积极打造“泰有理·巾帼说”理论宣讲品牌,按照政治素质高、理论素质强、宣传效果佳的标准选拔巾帼宣讲员,组建“特色宣讲队伍+基层宣讲骨干+‘草根名嘴’”三级理论宣讲队伍,将理论宣讲与志愿服务、基层治理相融合,实现“群众点单+巾帼接单”模式,利用鼓儿书、广场舞、打鼓说唱、快板说唱等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赋予理论宣讲更多吸引力,让群众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精准化一站式服务。
巾帼志愿+爱心关爱:打造“心蕊妈妈”结对帮扶品牌
“虽然爸爸妈妈都不在身边了,但我并不孤单,因为我现在有3个‘心蕊妈妈’……”这是小文(化名)的心里话,“心蕊妈妈”的到来,如一缕微风、一束阳光,温暖了她的心田。
“我承诺:从今天起,你的快乐我来守护,你的微笑我来珍藏……” 2021年“三八”国际妇女节活动现场,巾帼志愿者们铿锵有力的承诺犹在耳畔,自那时起,泰兴市妇联就正式启动“心蕊计划”爱心妈妈项目,旨在为留守女童建立守护、陪伴、赋能长效关爱机制,直至她们年满16周岁。
3年多来,泰兴市共有289名“心蕊妈妈”结对帮扶73名“心蕊女童”,累计提供志愿服务8986人次、97683小时。“心蕊妈妈”们用爱心、耐心和智慧倾情关爱“心蕊女童”,让她们的自信心、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巾帼志愿+组织建设:打造“泰暖新·兴有她”“三新”领域妇建品牌
“我们尝试在巾帼志愿阳光站内打造倾听‘新’声微心愿墙,由巾帼志愿者认领并进行跟踪服务,让新业态女性群体遇到困难能够及时获得帮助,合理诉求得到有效解决。” 泰兴市“桥边姑娘”巾帼志愿服务队队长封春花表示,截至目前,团队已开展各类暖“新”活动7次,志愿者认领“微心愿”32件,完成率达100%。
近年来,泰兴市依托各地“巾帼志愿阳光站”等阵地,常态化为“三新”领域女性送上“长知识”“享政策”“会维权”等多样化系列服务。同时,针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门清、路熟、在路上”的独特职业优势,积极探索社区引领新业态新就业女性群体参与志愿服务模式,组建“先锋骑手”巾帼志愿服务队,为辖区内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代买代送服务;结合文明创建工作,引导骑手们入户时“顺口宣”,配送中“随手拍”,有问题“随时报”等,推动“新新女性”群体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从“服务对象”转变为“服务力量”。
巾帼志愿+家风文明:打造“‘蝶变’家教伴我‘行’”家庭教育品牌
“我现在不怎么跳广场舞了,经常去家长学校学习一些实用的科学家教知识,志愿者还经常帮我孙女辅导功课,孙女学得好,我忙得有劲儿,儿子儿媳在外赚钱安心……”泰兴市新街镇严家堡村刘小儿兴奋地说。
泰兴市妇联主席祝萍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2023年,市妇联创新实施“五新五化”促进家庭教育蝶变项目,组建该市首支家风家教宣讲团,有序安排20名宣讲员开展多角度、全方位、广覆盖的家庭教育指导,公开招募84名家庭教育指导师和326名巾帼志愿者,建立家长学校25个,阅读空间137个,按照“红黄蓝绿”四色为11023户0~18岁未成年人家庭提供替代性、补充性、支持性、普及性家庭教育服务。
同时,以“我们的节日”为契机,市妇联广泛开展各类“孝老爱亲”“文明家庭”等家风文明建设活动,引领家庭文明建设新风尚。
祝萍表示,下一步,市妇联将持续发挥巾帼志愿服务“4+”模式的引领作用,带动全市巾帼志愿者以及广大妇女,以“四敢”担当精神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泰兴新实践贡献巾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