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视点评论 PDF版下载

栏目:新闻壹段评

版面: 视点评论

新闻壹段评


    仲裁维权经历不该成为就业“绊脚石”

    入职第一天被辞退、到手的offer被撤销、面试屡屡碰壁,拒绝录用的理由仅仅是求职者发起过劳动仲裁。在职场上遭遇违法辞退、欠薪时,劳动仲裁是他们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选择,却让他们背上了职场“案底”,这是很多求职者正面临的困境。多名HR提到,当一个岗位的候选人数众多,直接用有无仲裁记录为标准筛掉一批人,“很节省时间”。

    劳动仲裁应是劳动者的正当维权手段,而不是未来求职的“软肋”。将懂得维权的劳动者打上“刺头”标签,是因为这些企业无法保障员工合法权益,“经不起仲裁”。针对这类新型“职场歧视”现象,有关部门应及时纠偏,保护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信息等隐私数据,同时加大劳动监察力度,严惩违法违规行为。企业也应当明白,减少劳动纠纷的关键,并不是将有劳动仲裁经历的求职者拒之门外,而是加强内部管理,确保各项制度合法合规,切实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名校游”不能成了“消费坑”

    给孩子报了“名校游”,没想到主打名校体验的游学团却名不副实。近日,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审理一起旅游合同纠纷,当事人本来报名参加的是某旅游公司组织的清华北大游学营,但该旅游公司却在没有事先通知的情况下擅改行程,取消了清华北大游学点,“名校游”成了泡影。经法院认定,该公司的行为构成消费欺诈,应向当事人退还报名费并支付三倍赔偿金。

    “名校游”不能成了“消费坑”。面对“名校游”虚假宣传等旅游乱象,监管部门要加大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强对旅行社的规范化管理,重点整治“名校游”等热门旅游项目及消费者投诉“重灾区”。对于各种旅游乱象,应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治理机制,比如规范旅行社的旅游合同,防范虚假宣传,畅通消费者投诉维权渠道等。消费者也要增强防范意识与维权意识,防止旅行社通过隐性免责条款侵犯自身权益。

    别让“病人住院时间越长医院亏得越多”

    今年以来,有患者反映部分医院要求“单次住院不超过15天”。对此,国家医保部门作出专门回应,称从未出台此类限制性规定。据了解,一些医院科室确实在动员有“长住院”需求的病人在病情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转院。虽然医院没有明确规定住院天数限制,但普遍表示“病人住院时间越长医院亏得越多”。

    医疗保障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稳定的重大制度安排,其目的是解除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后顾之忧,但“病人住院时间越长医院亏得越多”现象的出现,反映了部分相关政策在基层的“水土不服”。对此,有关部门应当尽快细化完善具体措施标准,充分考虑慢性病、康复期等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对医疗机构的考核机制,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孔一涵 整理点评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