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丽
□ 刘蕾
“我太震撼了!图书馆这么大,藏书好多,谢谢赵妈妈带我来。”
“我觉得马宝兰妈妈讲的克服自卑心理的方法特别管用,这是我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做自我介绍。”
……
这是天津市武清区妇联“真爱启航”爱心妈妈结对儿童亲子研学活动最后的交流分享环节,来自武清区29个镇街的留守困境儿童踊跃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自武清妇联全面启动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困境儿童行动以来,区内每一名留守困境儿童都多了一名“妈妈”,他们的生活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
“一人一策”开展关爱服务
“摸排、关爱、联动”,武清妇联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困境儿童行动探索出三项保障机制,抓细抓实“纾困、解忧、赋能”三个关键环节,广泛推动三级妇联干部、妇联执委、巾帼志愿者与全区1000余名留守儿童、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困境儿童实现“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关爱结对全覆盖,用心用情为全区留守困境儿童送去妈妈般的关怀。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武清以覆盖城乡的1000余支妈妈管护巾帼志愿服务队为基础,推动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工作与妈妈管护队品牌深度融合,实现村村建立“爱心妈妈管护队”,“一人一策”开展关爱服务。
为更好凝聚爱心妈妈力量,武清妇联依托城乡社区“妇女之家”、“儿童之家”、家长学校,大力推动“爱心妈妈驿站”建设,实现700余个村、街、社区关爱阵地全覆盖。平日里,爱心妈妈经常聚集在“爱心妈妈驿站”学习相关知识,交流关爱服务经验,研究结对儿童出现的新问题,在学习交流中不断提升关爱服务水平。仅2024年暑假期间,武清区开展留守困境儿童关爱服务活动1500余场次,真正实现了思想有引领、生活有帮助、学习有帮扶、安全有保障。
为爱心妈妈赋能
“之前的爱心妈妈集中培训,让我们对‘我是谁’‘结对谁’‘怎么结’有了清晰的认知。今天区妇联又把爱心妈妈互学互促活动开到了基层,让我对‘帮什么’‘如何帮’‘怎么帮到位’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当好爱心妈妈更有信心了!”大碱厂镇爱心妈妈郭箫然满怀信心。
为提升爱心妈妈关爱服务能力,武清区妇联创新打造爱心妈妈精品课堂,发布儿童关爱知识,打造“爱心妈妈在行动”经验分享栏目;聘请专家为爱心妈妈授课,帮助爱心妈妈掌握专业知识、提升服务技能;分片召开爱心妈妈工作推动会,“学晒促”相结合拓宽工作思路,提升关爱水平。
为提高结对关爱服务的专业化和精准化,武清妇联牵头对接,联动区委统战部、区教育局等多部门共同推动“点亮未来之光,共赴成长之约”康教深度融合服务特殊儿童实践项目,在全国创新探索医疗康复和特殊教育相结合的新型模式,将80余名特教老师和康复师纳入爱心妈妈队伍,为全区163名智障、孤独症、脑瘫、多重障碍等类型的特殊儿童同时提供优质教育和专业康复的服务,助力他们实现最大限度的健康成长。
关爱协同,聚力服务
“李妈妈不仅给我家申请了低保,还给我申请了助学金。”下伍旗镇北闫庄村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小喜终于可以安心上学了。
小喜的结对爱心妈妈、下伍旗镇北闫庄村妇联主席李秀英了解到,小喜的亲人只有患严重精神障碍的母亲和患脑部疾病不能自理的叔叔,家里没有收入来源,便立即上报镇妇联,同时积极联系民政、残联等部门,为小喜争取到低保和助学政策,并将小喜的母亲和叔叔送到养老院生活,解决了孩子的后顾之忧。
在结对关爱工作中,武清区妇联发挥“联”字优势,做好顶层设计,针对留守困境儿童家庭实际情况和需求,联动村(社区)、镇(街)、区三级政府等相关主体,建立情况联查、资料共享、关爱协同的工作机制,完善服务链条,形成协同育人的常态长效工作格局。
同时,与区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基地等建立合作机制,联合开展思想教育、研学活动、科普体验等多层面关爱服务,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联动高校、专业公益组织、爱心企业等为留守困境儿童提供更加优质和更加专业的服务内容。
“我们将以全国妇联爱心妈妈关爱服务工作专题培训班为契机,进一步扩面、强基、赋能、聚力,充分激发爱心妈妈柔性力量,用心用情用力办好留守困境儿童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以关爱服务工作小切口融入基层治理大格局。”武清区妇联主席李金霞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