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文化周刊 PDF版下载

版面: 文化周刊

主演王中女:“我,既是马皇后,也是朱元璋”


    人物简介:

    王中女,北京京剧院一团青年老旦演员,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首都京剧艺术家协会会员。代表剧目《赤桑镇》《钓金龟》《遇皇后·打龙袍》《李逵探母》《杨门女将》,新编现代京剧《大宅门》等。

    ■ 口述:王中女 《国子监风波》主演

    ■ 记录:熊维西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说来很幸运,去年我在杭州大剧院演出个人专场《遇皇后·打龙袍》时,刚巧光束戏剧看到了我的海报并被其中我所饰演的李后的形象所吸引。于是他们邀请我参演话剧《国子监风波》,说我比较贴近他们想要寻找的人物类型——沉稳、端庄,带有历史的厚重感。只是,出乎我意料的是,他们需要我一人分饰两个角色:朱元璋和马皇后。

    这两个人物都是观众所熟悉的历史人物。朱元璋以严法治国,是一个威严、霸道且强硬的帝王形象。而马皇后则是仁厚之人,有着大爱和智慧,又不乏柔情。他们不仅是性别不同,更重要的是性格特质存在巨大差异。

    面对这样的挑战,我深知,无论在哪个舞台上,首先都要抓住作品的核心,深刻剖析自己所饰演的角色特点,多方面刻画,然后将其精确地传递给观众。我试着在话剧舞台上融入一些戏曲元素。比如,对于朱元璋,我会从形态上借鉴京剧舞台上的人物形象,通过坐姿、神态、动作展现帝王之气,同时在台词中加入戏曲念白的韵律感,增强人物的表现力。对于马皇后,我则着重从语气和神态上展现她的温柔慈爱,加入一些戏曲中旦角的姿态,使人物更加立体鲜活。

    经过这些天的排练,我逐渐感受到京剧与话剧表演的不同之处。京剧的表演“唱念做打”是程式化的表演形式,其中西皮、二黄等板式有其基本规范,演员需要在可控范围内演绎和塑造人物形象。这些传统技艺是逐步流传下来的,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创新,不能打破。而在话剧的舞台上,演员有更大的创作空间,可以大胆地发挥想象。

    在话剧舞台上,我是个“票友”,其他几位演员都是科班出身,他们可以快速地融入角色,而他们良好的状态能够直接感染到我。在对词过程中,对手非常重要,能够激发彼此的表现力,让整个表演更加鲜活。

    《国子监风波》更像是我们共创的作品。在排练过程中,大家一直在不断探索,每个人都立足自己的角色深入挖掘,并和导演、编剧、制作人一起探讨表演中的不足之处。导演也非常尊重大家的意见,尽可能吸收大家的建议。我认为一个优秀作品的诞生必然会经历不断推翻和打磨的过程。我非常喜欢这样的跨界合作,在这个剧组中我学到了很多之前从未接触过的东西。

    尝试这一次与众不同的跨界以后,未来我仍会继续坚守自己的专业,跟随师父赵葆秀老师深造老旦行当的表演,在京剧的舞台上持续发光发热,继承老一辈艺术家留下的艺术瑰宝。实际上,京剧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传统戏如《贵妃醉酒》《霸王别姬》,还有很多新编戏,比如四年前我参演的京剧《大宅门》,就是以郭宝昌导演的电视剧为蓝本移植到京剧舞台上的,在戏中我饰演二奶奶。京剧《大宅门》保留了原作的剧情,由北京京剧院李卓群老师导演、著名戏曲音乐家朱绍玉老师谱曲,依然采用西皮、二黄的曲调。由于《大宅门》的故事家喻户晓,所以尽管京剧的表现形式新颖,但也很容易被观众接受。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京剧传承需要不断创新,在保留传统韵味基础上融入新的元素和创意,以适应时代发展与观众需求。

    正因如此,我非常愿意汲取多元的艺术形式。《国子监风波》是我迈出的第一步,未来如果有合适的机会,无论是话剧、音乐剧或是其他艺术形式,我都将全力以赴。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