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田梦迪
河北永亮纺织品有限公司女工人数占比近70%,她们活跃在产品研发、管理、技术、生产等各个岗位。为了让这些优秀的巾帼人才实现更好的发展,2012年,在设计总监段惠的带领下,公司成立了段惠巾帼创新工作室,工作室现有10人,均为女职工,专门负责技术研发和创新工作。
十多年来,她们坚持原创设计。每年,工作室要完成春夏、秋冬两季近200款新品的设计、打样、确版,有了这股拼搏进取的“她力量”,公司产品拿下了多个奖项、专利,先后获得河北省第六届旅游商品大赛铜奖、河北省旅游商品博览会最佳旅游参展奖、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2023年,河北永亮纺织品有限公司段惠巾帼创新工作室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
研汉麻织锦 复原《乾隆御题棉花图》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是著名的纺织之乡,纺织业始于明末,兴于晚清,盛于民国初期,400多年传承不衰。段惠对于纺织、印染文化的热衷来源于家族的传承。从其曾祖父赴法勤工俭学学习现代工业纺织技术,到段惠一代将河北永亮纺织品有限公司做大做强,背后是4代纺织人的工艺和坚守。
2011年,为了传承和发扬省级非遗高阳民间染织技艺,永亮公司决定研发汉麻织锦,以填补北方汉麻织锦的空白。在河北省保定市直隶总督署侧院中,16幅玻璃墙罩着的石刻版《乾隆御题棉花图》对外展出,段惠和团队成员成了这里的常客。
将石刻版的粗线稿转化成精致的丝织锦画,这个过程并不简单。段惠带着团队去拜访中国各地纺织非遗的传承人,学习交流经验,从构思设计到意匠制作前前后后用了两年多时间,试了近百种纱线,绘制了几百个文稿,终于研发成功,首批复原了记录冀中人民从植棉、纺纱到织布全过程的《乾隆御题棉花图》。
《乾隆御题棉花图》汉麻织锦全长9.96米,每平方厘米有上万个交织点,展现了中国博大精深的纺织文化,该作品在各种非遗展、旅游商品展上大放异彩,2014年获河北省第七届旅游大赛金奖,被保定市直隶总督署博物馆永久收藏。
促文化融合 打造非遗项目跨界合作
作为全国最大的毛巾生产地,高阳毛巾被工信部确定为重点培育家纺区域品牌,全县目前拥有纺织企业42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116家。
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创新,设计出大众喜爱的独特产品?历经十余年的发展,段惠巾帼创新工作室已成为永亮公司的技术核心,团队打造了“我家的毛巾会唱曲儿”“莲池十二景”等文创产品,将戏曲文化、历史文化与纺织技艺完美结合。
仔细端详会“唱”昆曲的毛巾,柔软抗菌的长绒棉纱和精美的戏曲人物刺绣是其独特之处,包装和水洗标上印制的二维码才是“灵魂”所在。
“清晨洗漱前随手一扫,手机里就会播放昆曲经典演出片段,让优美的唱腔开启一天好心情。”段惠亲自参与设计创作这款非遗联名文创礼品毛巾,她希望带给消费者和戏曲爱好者不一样的品质生活体验。
为何产生了这样的创意?段惠向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介绍,高阳县是昆曲北方流派的发祥地,也是历史悠久的纺织之乡,在产业数字化创新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两种文化有机融合,成就了两项非遗传承的跨界合作。
创作过程中,企业积极吸纳北方昆曲剧院的意见建议,首批选取昆曲代表剧目《牡丹亭》《续琵琶》《长生殿》《红楼梦》《李清照》5部作品中经典人物形象,以数字化刺绣工艺在毛巾上精美呈现,并特别设计出传统唱片形式、时尚透明外盒两种包装供消费者选择。
设非遗课堂 传承草木染技艺
步入高阳县棉花图纺织博物馆,夹杂着艾草、丁香、薄荷等气味的植物清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这源于馆内的草木染艺术区。“这里陈列的上百种植物染材都来自我们的草木染文化园。这些染材本身就是药材,比如板蓝根可以清热解毒,艾草可以祛湿散寒、止血消炎,有些花果的根茎叶,甚至果壳、果皮都可用来染色。”段惠介绍。
除了经营河北永亮纺织品有限公司,段惠还是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高阳土布草木染技艺、提花布织造工艺传承人。去年夏天,她创办的棉花图纺织博物馆终于落成。博物馆总面积1万余平方米,以河北省级非遗高阳民间染织技艺为核心,通过陈列传统的纺织器械、书籍和作品等,展示悠久的高阳纺织历史。馆内设有专门的体验区,可以亲手体验传统纺线、织布及草木染色、印花绣花的全过程。
在这座集收藏、传习、研学、展示功能于一体的乡村博物馆中,工作室成员承担起了宣传北方纺织文化、活化非遗纺织技艺的重任。
“高阳草木染形成了一整套的操作技艺和使用方法。最富代表性的操作技艺之一便是扎染,通过用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打绞成结部分不上色的,染好线拆除得到的好看图案……”段惠巾帼创新工作室职工、高阳县棉花图纺织博物馆负责人段淑莉向前来研学的同学介绍。
据了解,今年暑期,高阳县棉花图纺织博物馆接待研学大中小学生共计20多批,人数最多的一次性接待400多人。段惠巾帼创新工作室还与中小学校合作,走进校园开设草木染非遗课堂,向同学们演示草木染及扎染技艺。
今年夏天,高阳非遗草木染还亮相“2024·中国纺织非遗创新展”和“2024驻华使者河北行非遗展演”,更多人通过段惠巾帼创新工作室感受传统与现代交织的魅力。“中国染织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要不断创新,更好地传承下去。”段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