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基层中国 PDF版下载

版面: 基层中国

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审判员林云:

聚焦群众关切 传递司法温度


    ■ 杨士霞 孟祥月

    刚参加工作,就在王佐人民法庭工作了两年,这种基层法庭经历让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审判员林云记忆深刻。

    基层法院受理的案件虽然大多是标的额较小、法律关系相对简单的“小”案件,但每一桩都紧密相连着民生大事,都承载着群众的切身利益。在那段宝贵的时光里,一方面,作为刚毕业的新人,林云进一步深入理解了司法工作的内涵和价值;另一方面,她也与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和联系,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司法工作对于民生的重要性。

    在与民众的频繁互动中,林云不断磨砺自己,提升能力。她先后在人民法庭、民事审判专业庭、办公室、立案庭、政治部等多个部门任职,长期致力于民事立案速裁、商事及刑事审判工作。同时,在审判管理、诉讼服务等领域,她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逐渐成长为一名全能型的司法工作者。2024年1月,林云荣获第三届“北京法院司法实务研究专家”称号。

    诉前调解:让群众求诉有门

    2006年,丰台区人民法院在全市范围内率先推出了诉前调解机制,这一创新之举为那些可能不属于民事案件受理范围或即使进入诉讼也可能效果不佳的案件,提供了一条新的解决途径。该机制至今仍在丰台区人民法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功解决了众多复杂案件。其中,一起舞蹈意外赔偿案件让林云记忆犹新。

    一位来自东北的单亲母亲带孩子在北京的一所舞蹈学校学习。然而,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发生意外,脖子受伤。虽然舞蹈学校先期给予了2万元,但对于解决问题来说远远不够。如果通过诉讼途径,母亲担心时间等不及,表示一定要在过年前解决。

    面对这起棘手且紧迫的案件,林云与同事们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成功联系到了相关单位,并一直积极跟进,终于,在大年二十九这一天,事情得到圆满解决。

    通过这起案件,林云对所做的工作有了新的理解:法院不仅仅是裁判,更是出面解决问题、为民众撑起一片天的机构。自那以后,她一直致力于与立案部门紧密沟通与合作,确保群众的问题都能得到关注与解决。

    “法官不能简单地只解释起诉条件就把群众拒之门外,造成群众求助无门的局面。”林云认为,很多事情存在信息壁垒和差异,而作为法官,她可以出面帮助各方面联动,搭建起解决问题的桥梁。最终,这起舞蹈意外赔偿案件得到圆满解决,并未进入诉讼程序,再次证明了调解在解决某些问题时更具优势。

    审判之桥:传递司法的温度

    近年来,丰台区人民法院在家事审判工作中的理念正经历着深刻转变,从传统的侧重身份与财产利益,逐渐转向全面考虑家庭成员的人格利益、安全利益和情感利益。在这一转变的浪潮中,林云在审理案件时,尤为注重对妇女、未成年人等群体的差异性保护,并致力于修复和维护家庭关系的和谐。

    在一起引人注目的高空抛物刑事案件中,林云作为审判长展现了她独特的审判智慧和深切的人文关怀。案发当日,正值周某第三个孩子的预产期,然而,家庭琐事与经济压力交织而成的负面情绪,却如同乌云般笼罩在这个家庭上空,导致夫妻俩争吵不断升级,情绪逐渐失控。最终,周某将一张木质桌子、一个蒸汽熨斗从六层家中抛到楼下小区绿化带。公诉机关指控周某的行为构成高空抛物罪,向丰台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面对这一复杂而敏感的案件,林云敏锐地意识到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她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力求从根本上化解矛盾,修复家庭关系。

    在庭前准备阶段,林云选派了具有心理学专业知识背景的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参与庭审。这些陪审员从群众视角和心理专业角度出发,为案件处理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了解到夫妻双方均希望维护家庭和谐后,林云还特意安排了其丈夫作为证人出庭。在法庭上,周某深受教育,她坦诚地认罪:“作为社会的一员,孩子们的妈妈,我只有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才有可能开启未来新的生活,否则将一辈子生活在阴影当中,我认罪,愿意接受法律的惩罚。”

    之后,周某夫妇向法院送来锦旗,案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它不仅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权威,还传递了人文关怀和温暖。林云始终坚信,刑事审判的定罪量刑并非终点,而应聚焦于矛盾源头,守护家庭这一社会“最小单元”,坚持调解矛盾、保护弱者、修复情感,促进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解、源头化解和实质化解,以家庭和谐“小平安”推动社会和谐“大平安”。

    关爱之翼:守护少年儿童的蓝天

    在审理案件时,林云深入践行“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致力于做深做实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坚持“抓前端、治未病”的理念,将特殊保护、优先保护、双向保护以及全面保护未成年人的政策精神,融入每一宗涉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案件中,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在高空抛物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林云和同事敏锐地关注到周某的两名未成年子女目睹了冲突的全过程。这让林云深感忧虑,因为她深知这起事件可能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造成长期的影响。

    为此,她积极寻求多方力量的支持,延伸司法职能,努力为孩子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保护。在丰台区妇联的协助下,引入专业心理疏导,请专业机构对周某及丈夫进行心理疏导,通过“认知疗法”和“焦点解决方法”,帮助改善夫妻关系。同时,她还特别邀请了心理专家传授儿童心理健康知识,为子女健康成长提供专业帮助,帮助他们走出阴影。之后定期到社区回访,了解夫妻关系改善和子女心理健康、邻里关系等情况。

    目前,丰台区人民法院开设了一系列针对中学生的法治课堂,告诉学生们如何防止校园霸凌,让学生提前洞悉进入社会后需防范的犯罪行为并培养他们的法律底线意识。

    为了满足学校及学生们的殷切需求,丰台区人民法院近年来加大了庭审旁听的开放力度,让更多青少年有机会近距离感受法律的威严与公正。

    每次旁听案件之后,法院都会组织庭审教育活动,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们剖析案件背后的法律逻辑。法院的工作人员还会依据详尽的讲课提纲,分享那些近期备受瞩目的案例,以生动鲜活的方式帮助学生们更好地领悟法律知识。

    据统计,在今年上半年,丰台区人民法院就已成功举办了8场专门针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活动,吸引了上千名学生积极参与。“我们将矢志不渝地继续做好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工作,为培养具有坚实法律意识的下一代贡献自己的力量。”林云说。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