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重塑姐妹情谊:社会性别意识与现代女性文学谱系的构建》是著名批评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莉,在百年文学史视野下通过研究中国女性文学发展脉络所撰写的学术著作。全书共分为上下两编,既有对历史的回溯,回顾那些百年来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熠熠生辉的女性,又有具体案例,在一个个鲜活的历史瞬间与当下生活的映照中,作者缓缓勾勒出一幅女性生存与女性精神变迁的文学图景。
■ 易彦妮
《重塑姐妹情谊:社会性别意识与现代女性文学谱系的构建》(以下简称《重塑姐妹情谊》)是著名批评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莉在百年文学史视野下观照中国女性文学发展脉络所撰写的学术著作。本书从社会性别意识的角度出发,涵盖了作者近二十年来持续追踪中国女性文学发展谱系的研究成果,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诸多思考。本书上编,聚焦百年来中国女性在文学发展史上那些有重要意义的文学现象;书的下编,以凌叔华、冰心、萧红、铁凝、周晓枫、魏微、乔叶、鲁敏、郑小琼等女作家作品作为具体研究案例,在一个个鲜活的历史瞬间与当下生活的映照中,作者缓缓勾勒出一幅女性生存与女性精神变迁的文学图景。
新的女学叙事范式的生成
重新回溯历史,《重塑姐妹情谊》首先关注的是在五四新文学发生之初,作为“主体”的女性作家的成长过程。这些女性作家从昔日的闺阁内室走向广阔天地,日常生活空间的位移为冰心、庐隐、凌叔华、冯沅君等中国现代第一批女作家的自我表达带来了新异的情感方式。在书中,经由张莉的耐心爬梳,我们得以观察中国现代第一批女作家在《晨报》《小说月报》《现代评论》等报刊媒介平台上构建自我形象的经典化过程。这是她们首次以“社会人”的身份面向公共社会舆论空间发言,也是她们逐渐以现代女性知识分子视角打量世界的自我教养阶段。张莉敏锐地关注到,那些走出闺阁、接受新式教育的现代女作家笔下,关于女性情谊的书写常常包含着对旧式女子命运处境的理解。那是对深闺处的母亲姊妹命运处境的温柔注视。这一发现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发生时期的创作实践打开了更多探索空间。以此为契机,作者重新理解了女性情谊、家庭社会关系,进而写下世界与自我的关系,这也反映了中国现代第一批女作家们在写作实践中的精神处境。
为了寻找契合的研究视角,作者在百年文学史传统中探寻不同代际的女作家在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体领域的足迹,观察并整理女作家笔下对爱情、日常生活、城乡经验等话题的理解。这是身为文学研究者、批评家的张莉在评价不同女作家作品时的重要参照,其间也蕴含着对产生一种新的女性叙述范式的期待。比如,从冰心的问题小说到梁鸿笔下的“梁庄”系列,探究将女性写作者的个人经验、情怀与观照视野有效转化为通往舆论的情感媒介,引发对女性知识分子如何以主体身份介入时代公共社会问题的思考。又如,将王安忆、铁凝、朱天文笔下发生在当代都市生活里的爱情故事与一百年前的爱情小说进行对读,会迸发出怎样绚烂的思想火花?与此同时,张莉持续关注活跃在当代文学领域的魏微、乔叶、廖一梅、鲁敏等“70后”女作家的作品。无论是不断处于流动状态的返乡女性、乡村空间美学伦理的构筑、暗疾者的精神难题还是当代都市青年人的喧哗众声,当张莉带着深切的问题意识聚焦这些文学作品,缓缓揭开不同女作家笔下叙述声调的秘密时,读者可以看到那些原来或低沉朴素或慷慨激昂的叙述声音背后蕴含着时代精神的拓印。最初,这些叙述的声音或许是来自一位敢于向社会发问的女学生,又或许是来自一位凝视城乡生活经验的女性知识分子,但当她们不断探索着自我与世界之间的位置感,姐妹情谊的相关议题提供了一种从日常生活经验探寻女性文学传统的途径。如同火炬,它照亮了作为“主体”的女性写作者的发声姿态、神情和腔调,为一代代女性写作者寻找自我与远方情感连接的旅途予以温暖的精神驱动力。
新的女性写作时代正在来临
在一个读者容易被蜂拥而至的碎片化信息席卷的时代,张莉的文字常常保有一种独特的情感温度。它暗含着这位研究者的历史眼光和审美趣味,于文艺作品里感性经验的艺术阐释中显示出敏锐的洞察力。有时,透过张莉亲切的讲述,感觉不同女作家笔下的文字光泽甚至产生了某种跨越时空的奇妙连接。比如,在讨论萧红笔下的《商市街》《生死场》《呼兰河传》等文本与当代女作家李娟、塞壬、孙惠芬、迟子建的创作承继关系时,张莉以随笔体形式捕捉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隐秘精神纽带。同时,她又可以冷静地指出每位写作者的独特写作气质。于是,通过久久端详富有神采的文字片段,在作者的带领下,读者得以重新感受那些沉睡在历史深处的文本魅力。
在广袤的文学世界里重新恢复对文学作品本身的感知力,辨认不同作家笔下文字的主体性,这样的形式既是对每一位写作者创造力的充分尊重,也显示了一位文学研究者独到的审美眼光。在某种程度上,也在重新激活今天的人们对文学世界的想象力和对日常生活的认知感。这让人联想到苏珊·桑塔格在《反对阐释》里的思考:“我们感性体验中的那种敏锐感正在逐步丧失……要确立批评家的任务,必须根据我们自身的感觉、我们自身的感知力(而不是另一个时代的感觉和感知力)的状况。”不虚美,不隐恶,尊重自我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的愉悦时刻,诚挚地写下自己的美学判断,这事关日常审美的确信,也事关一种坦承己见的自由。
从社会性别意识的角度探索中国女性故事是一个富有新意的方式,在《重塑姐妹情谊》一书里呈现出了张莉多年以来的思考成果,为中国女性文学发展谱系研究打开了新的视角。随着女性情谊的文学作品越发受到关注,当下的女性写作应该如何从日常生活经验与性别、民族、阶层等方面反映我们时代的精神。也许本书尚未全面呈现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女性文学发展的脉络,但它无疑提供了一种以日常生活经验角度出发观照文学作品中女性气质变迁的方式。这样的视角是素朴的,是切近的,也是接地气的。张莉教授的这部作品,无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增添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对于推动社会性别平等和女性文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