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东阳市吴宁三中教育集团中山校区(701)班 叶诺妍 (优秀奖)
微风拂过,带来些许清新的气息。我望着面前清一色的白墙黑瓦,在阳光的映照下散发着古朴的韵味。半晌,我和叔婆一起踏上了寻找中国非遗——蓝印花布的旅程。
几天前,老师兴致勃勃地向我们讲起了她在抖音看到的非遗小视频,里面讲述了蓝印花布的做工和历史,这让我的好奇心一下子被勾了起来。我想起小叔婆对非遗很了解,便请她带我去探寻蓝印花布的踪迹。
路上,我迫不及待地向叔婆询问起关于蓝印花布的信息。
“做蓝印花布可有讲究。首先要养缸。顾名思义,就是拿口大缸,里头放上蓝草,蓝草是一种中草药,放上水。”
“养一口缸可不容易,得养十天半月呢。”
在小叔婆的讲述中,我们到了卢宅——那个传说中藏有蓝印花布非遗的地方。卢宅很大,我们找了好一会儿才来到蓝印花布所在的白墙老房前。
木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一股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那个久远的年代。一位小姐姐看到我们,忙迎上来:“您好,这里是蓝印花布非遗房,看,这就是蓝印花布。”她指了指不远处一块不算大却透着清新气息的青花布。
那块青花布上依稀可见几痕裂纹,这裂纹不但没让花布失色,反而增添了独特的韵味。整块布通体透亮,色染均匀,并不浑浊。
小姐姐见我和叔婆目不转睛地看着花布,微笑着介绍起来。
“蓝印花布是20世纪末人们在冬天时常用的荷花被的布底。它历史悠久,是东阳非遗中较有名的一种。它的做工比较复杂,也有年代趣味。具体的嘛,请亲自探索。”说完,小姐姐走到了一口大缸前。
叔婆带着我走近了那块蓝印花布,说道:“这种蓝印花布品质上乘,布料好,色缸和漆缸也养得好。”
“什么是色缸和漆缸?”
“色缸,就是我说的养缸,而漆缸可就费人力了。漆缸里装着柿漆,柿漆要匀,否则做出的布就不行。这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染布一般用植物染,在木花版里倒上防染浆,倒扣在布料上,花就不会被染。再把布放到之前养的大缸里,浸几十次,就会出现薄薄的软色壳。”叔婆敲了敲蓝印花布,花布发出软糯的“咚咚”声。
“这裂纹就是‘冰裂纹’。做蓝印花布其实很复杂,是老一辈人智慧的结晶。”叔婆看着我说道。
小姐姐看着叔婆,不住点头,像是遇上了知音。
蓝印花布承载着老一辈人的记忆,是智慧的结晶。它是蓝色的奇迹,是优秀的传统文化。
“地方的才是全国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蓝印花布能流传下来,是东阳的骄傲。
指导教师:王秋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