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9日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的一项研究,探讨了心率变化与寿命之间的关系。心率,作为我们身体的重要生理指标,不仅反映了心脏的健康状态,还与整体健康和寿命密切相关。静息心率是指在休息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通常情况下,静息心率较低意味着心脏功能良好,能够高效地泵血,满足身体的需求。相反,较高的静息心率则可能表明心脏承受了额外的压力,甚至预示着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研究结果显示,静息心率与寿命之间存在显著的反比关系。静息心率每增加10次/分钟,死亡风险增加20%。男性和女性的静息心率升高与寿命缩短之间存在一致的负相关关系。例如,男性在8年内静息心率每增加10次/分钟,死亡风险比值为1.13,而女性则为1.09。这些结果表明,无论性别,静息心率的长期增加均与更高的死亡风险显著相关。
(阿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