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妇女工作 PDF版下载

栏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10·30”重要讲话精神一周年

版面: 妇女工作

为中国式现代化青海实践贡献巾帼力量


    □ 青海省妇联主席、党组书记 左玉玲

    今年以来,青海省各级妇联组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对标省委决策部署和全国妇联工作安排,围绕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认真践行“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要求,深化“五大行动”有作为,聚焦“六件实事”有行动,全面做好引领服务联系各项工作,桥梁纽带作用更加凸显,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思想引领聚共识。坚决扛牢团结引领广大妇女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强化党建引领、“党建+妇建”融合互促,建立健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台账管理、闭环督办机制,不断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做实“巾帼大学习”“巾帼大宣讲”,让党的“好声音”“好政策”浸润妇女群众心田。深化“青海妇女”一网一端两微三号三短视频+“妇联通”新媒体融合发展,线上线下互融共通强化正面宣传引导,精心策划“致敬了不起的她”“我们的节日”等专栏,努力为党凝聚妇女人心。

    服务大局促发展。围绕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深入实施“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就业创业”巾帼行动,为广大妇女在更广领域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提供支持。扎实开展“建设生态文明高地——江源巾帼在行动”,参加“山宗水源·大美青海”宣传推介,推进“绿色家庭”“美丽乡村”“美丽庭院”创建,不断夯实美丽青海建设的家庭基础。加强妇女素质提升和青绣、手工编织、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引导妇女群众参与“青绣”“唐卡”“青海拉面”“枸杞采摘”等特色劳务,输出超万人。组建女大学生就业创业导师团,开展职业规划、经验分享等30余场次,激发女大学生就业创业潜力和创造力。深化家政服务提质扩容行动,加大“江源惠嫂”巾帼家政品牌创建力度,推进青海省家政服务业不断向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发展。

    家庭建设显特色。以“家家幸福安康工程”为总抓手,选树五好家庭、最美家庭、绿色家庭等13万余户,不断提升“最美家庭”品牌影响力和感召力,引导更多家庭学习“最美”、争做“最美”。组织开展“少年儿童心向党”主题实践和寒暑期关爱活动,举办“书香润江源·阅享新时代”家庭亲子阅读、家庭教育公益讲座等活动百余场,推进家校社协同共育,做儿童成长引路人守护人筑梦人。鼓励、扶持所属幼儿园开设托班,实现“托幼一体”,让普惠托育服务就近可及。推进“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常态长效,3992名“江源爱心妈妈”与4854名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精准结对,发挥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护蕾温馨小屋”等作用。

    维权关爱暖人心。深入实施(2021—2030年)妇女、儿童发展纲要、规划,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全面落实,儿童优先原则有力贯彻。加强与有关部门联动配合,举办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开放日活动,认真学习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配合有关方面对存在较大风险隐患的特殊妇女儿童和家庭进行跟踪访、重点访,建立救助链,分层分类做实帮扶关爱。大力创建省级妇女儿童维权服务站、省级“护蕾温馨小屋”暨女童保护“一站式”取证服务中心,建立乡镇级以下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室200个,为妇女维权和儿童健康成长架起“绿色通道”。持续做好特殊困难群体关爱帮扶,多渠道筹措款物深入实施母亲邮包、“两癌”救助、“春蕾计划——江源春蕾”等公益项目,把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温暖及时送到妇女儿童身边。

    深化改革增动力。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妇联工作全过程各方面,聚焦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巩固提升“破难行动”成果,推动“两新”组织、“三新”领域建“妇女之家”,跟进做好制度保障、规范管理等工作,健全与团体会员的工作紧密对接机制,加强对女性社会组织的引领培育服务,不断拓宽联系服务妇女群众的工作新内涵、新路径。构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妇联干部和执委培训体系,制定《青海省妇联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4—2028年)》,实施“妇联干部能力素质提升行动”,深化“基层妇联领头雁培训计划”,1000余名基层妇女工作者能力素质得到提升。持续改进工作作风,践行“一线工作法”,深化“下基层、访妇情、办实事”“妇联执委大走访”等活动,各级妇联组织持续为妇女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让“桥梁”更加畅通、“纽带”更加牢固。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