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身安全保护令长出“刑罚利刃”

  ■ 史奉楚

  近日,广东法院对一起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的被告人判处有期徒刑三年。此举无疑对人身安全保护令进行了有力加持,让其长出锋利的牙齿。

  通常来说,人身安全保护令将禁止被申请人以电话、短信等方式侮辱、诽谤、威胁申请人及其近亲属;禁止被申请人在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的住所、学校、工作单位等经常出入场所附近从事相关行为。

  但现实中,人身安全保护令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难以操作和执行的尴尬,如,要求被申请人不得威胁、辱骂、殴打申请人,不得使用手机、微信等方式发送威胁信息,不得跟踪、骚扰申请人。但如何确保被申请人不实施这种暴力行为存在一定难度。

  同时,对于施暴者该如何处罚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如果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后却不去落实执行,施暴者会更加肆无忌惮,让弱者更加无助无力。如上述案件中,施暴者连续多年对被害人施加暴力,且一次次变本加厉,在人民法院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后依然没有收敛。在此情况下,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让施暴者感受到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威严和违反后的严厉后果,其只会更加嚣张。

  令人欣慰的是,人民法院用司法裁判表明,人身安全保护令不是一纸空文,而是带有“锋利牙齿”的权威法律文书。且需要注意的是,施暴者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属于顶格处罚,说明其行为性质十分恶劣,也说明司法机关在保护弱势群体权益,惩戒暴力方面绝不手软。此外,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假如施暴者造成对方重伤等严重后果的话,还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等量刑更重的犯罪,即便情节轻微的,也可以对行为人拘留、罚款。

  因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被判处刑罚的案例已有多起,用刑事手段为人身安全保护令进行有力加持,让人们看到,人身安全保护令并非可以随意践踏的“法律白条”,而是有罚款、拘留、刑罚等强制措施为后盾的权威法律文书。

  此外,还有必要健全保护措施,如要求潜在的施暴者佩戴可以定位的装备,当其接近保护对象时就发出警告和提示,进而用事前有力防范和事后严厉惩戒,让施暴者切实认识到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严肃性,从而为弱者构筑起坚实的保护屏障。

中国妇女报观察 8让人身安全保护令长出“刑罚利刃” 2024-11-04 2 2024年11月0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