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妇联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与家庭和谐幸福”为主线,厘清当代海岛青年婚育观念和婚育行为,强化对青年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的引导,广泛开展品类多样的婚育服务,营造婚育友好的社会环境,助力新型婚育文化深入海岛千家万户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提出一揽子生育支持措施,让生育友好落地见效可感可及。
国家政策层面的“向前一步”,对出生率低、老龄化高的浙江舟山来说,无异于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和着力点,向纵深处化解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中的急难愁盼问题,以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舟山市妇联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与家庭和谐幸福”为主线,厘清当代海岛青年婚育观念和婚育行为,强化对青年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的引导,广泛开展品类多样的婚育服务,营造婚育友好的社会环境,助力新型婚育文化深入海岛千家万户。
多方位引导树立新型婚恋观,激发“愿婚”向往
小张年近40岁,先后相亲过十来次,都没成功。今年年初,他的母亲找到了公益红娘洪素芬。在开启新一次相亲前,洪素芬和小张聊了很久。“我发现小张一直相亲不成功的主因是他的自我认知有‘偏差’。”洪素芬坦言,在与小张交心后,她有选择性地帮其匹配了相亲对象,这回终于“有戏”了!
公益红娘的有效“辅助”,促成了一段段有缘人的佳话。像洪素芬这样的公益红娘舟山有近300人,她们在舟山妇联的引导下,定期赴青年集聚地巡回开展面对面、定制化的婚恋咨询服务。
线下有热心的“娘子军”,线上有大数据来牵线。舟山市妇联积极搭建“舟山公益红娘”数智平台,开展牵线配对、发布相亲交友活动、提供咨询服务和宣传引导服务。自2022年平台搭建以来,已注册会员4176人,总访问量超12万人次,服务1.5万余人。同时依托“红娘二维码”应用场景,将红娘信息精准推送给每个单身适龄青年,实现不打烊、不出岛红娘服务。目前,线上线下已开展婚恋服务2万余次,牵线成功800多对。
小众、轻松、不失仪式感的婚礼形式,是当下流行的选择。为迎合青年崇尚个性化、自由化的婚礼偏好,舟山市妇联倡扬移风易俗婚礼简办,常态化举办派对式、户外型草坪婚礼、海岛婚礼等“新型婚礼”。
多维度助力化解生育困扰,营造“愿生”氛围
发展引进“她产业”,招聘开辟“她专场”,上班设置“妈妈岗”……当生育与就业产生冲突时,舟山市妇联联合相关部门聚焦女性就业的痛点、难点,多维度发力,助力化解生育困扰。
除了职业给生育女性带来一定的压力以外,托育难题也是部分青年群体“不敢生”的原因。
“我和我爱人都是外地的,女儿平时是婆婆带,有急事的时候就放在家门口的泽普宝宝屋,既方便又省心。我们打算等婆婆回老家了,让孩子继续在宝宝屋全日托。”新舟山人彭女士说。
随着“嵌入式”“配套式”幼儿托育服务不断完善升级,托育养育难题正在逐步缓解。
近年来,舟山市妇联积极统筹调配优质教育资源,适当就近调剂一批入园入学名额,在产业园区、临近城区等地择优选址开办幼儿园满足就近托育需求,倡导企业办托办园,持续深化推动“宝宝屋”公益临时托育服务落地,积极推进用人单位为企业职工子女(3岁以下婴幼儿)提供全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托育服务。
多层次开展家庭综合服务,培树家庭文明新风尚
“这个夏季,我带着两个女儿爬了20多公里的东海云廊,还一起去小岛越野、去儿童自习室阅读、去工坊做手工……感觉今年的高质量陪伴抵过了以前的十年,现在女儿对我越来越肯定,这更加深了我对‘父职’的认识。”参加过“父出行动”的爸爸吴高锋说。这是在浙江省首创的“父出行动”系列活动开展后,不少爸爸的共同感受。舟山市妇联积极倡导家庭教育家庭成员分担的理念,以“父出行动”为核心,推出亲子活动、十佳好爸案例分享等,强化父职教育,共担育儿职责。
近年来,舟山市妇联持续深化家庭教育进万家行动,推动全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建设,为家长搭建切实有效的指导服务平台;常态化开展“家庭教育进社区”行动,推出线下“菜单式”家教课程和线上家庭教育“云课堂”,为海岛家长提供便捷高效家教指导;引入第三方专业团队对家庭教育缺失、监护失职等情况的涉案家庭开展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家庭教育指导;开展家庭教育个案咨询服务,进行一对一面诊。
“下一步妇联将联合相关部门不断加强家庭教育工作,搭建更多学习交流平台,进一步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在全市营造重视家庭教育的浓厚氛围。”舟山市妇联家儿中心主任王译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