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荣光 新时代“湘女”书写锦绣潇湘

——“一路芬芳·锦绣潇湘”全媒体基层妇联行侧记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越 文/图

    村民展示十八洞村的苗绣产品。

    开慧村余家坳“村民夜校”授课。

    缪伯英故居浮雕。

    乖幺妹土家织锦文化创意园一角。

    十八洞村的妇女正在制作苗绣产品。

    十八洞村村民教自媒体达人敲鼓。

    湖南省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开展“家庭小课堂”。

  编者按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生动展现新时代党领导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成就,全媒呈现各行各业妇女跟党奋进新征程、巾帼建功新时代的昂扬风貌,10月28日至11月1日,由全国妇联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主办,湖南省妇联、湖南省委网信办承办的“一路芬芳·锦绣潇湘”2024年全媒体基层妇联行网评引导活动深入湖南省长沙市、张家界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基层一线进行实地采访。

  在“伟人故里、将帅之乡”,中央媒体记者和网络正能量“大V”一路沿着领袖足迹,追寻红色记忆,领略湘女精神传承,在“一路芬芳”中感受湖南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与活力。

  活动中,网络达人和媒体记者纷纷在微博、抖音、快手等平台参与#一路芬芳锦绣潇湘#话题,在网上掀起热潮,截至记者发稿,微博话题总浏览量超1.8亿。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越 文/图

  秋高气爽,层林尽染。踏上湖南这片红色热土,杨开慧、缪伯英等一位位英勇女性的身影浮现眼前,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独立自强、百折不挠的红色湘女精神也在不断传承。

  从妇女维权到家庭教育,从创新创业到乡村振兴,新时代“湘女”绽放出了独特的“她风采”,为书写锦绣潇湘贡献巾帼力量。

  传承红色精神

  提到湖南,红色资源是最浓墨重彩的一部分。

  “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步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毛泽东1950年为该校所题之词映入眼帘。这里是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地,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源地之一。

  2024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校区)考察,他同师生亲切交流,并殷殷嘱托,学校的办学宗旨,既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又要引导学生立志报国。

  如今,从教室与课桌,从水井到树木,每一处细心保护都让历史资源得到了良好利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现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当时的第一师范学校是一所男校,现在则女生居多,占70%。”讲解员介绍,如今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女性已经成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力量。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学院对于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视。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和展览,让每一代学子都能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新浪微博达人@青春河边巢表示。

  来到长沙市长沙县开慧镇,距杨开慧纪念馆约5公里处,坐落着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女党员缪伯英的故居,这里也是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既以身许党,应为党的事业牺牲。”墙上展示的缪伯英曾说过的话,让无数参观者为之落泪。

  新浪科普博主@鹿有鳍在参观缪伯英故居后感慨,缪伯英用自己的一生,镌写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女党员为革命事业舍身奋斗的铮铮誓言。

  来到余家坳“村民夜校”,开慧村妇联主席王万蕾介绍,杨开慧、缪伯英等女性的英勇事迹深深影响着每一个人。

  王万蕾告诉记者,村里有一位返乡妇女毛仪深受“村民夜校”的影响,萌发了创业的念头,想要为乡村振兴助一臂之力。如今,毛仪已成为镇上的研学导师,还开设了托育中心,带动周边六七名女性就业。

  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来到这里,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理念。“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让十八洞村发生了“蝶变”,也体现了新时代红色精神的传承。

  如今,十八洞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凹凸不平的地面变得平整,黑乎乎的小屋变得亮堂,当地妇女还积极传承非遗文化,把传统苗绣变成精美饰品,通过旅游和文创产品相结合的发展方式,带动村里以及周边老百姓致富。

  “2013年,我们村人均收入为1600多元,目前是2万多元,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全国三八红旗手、十八洞苗绣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国桃说,目前公司有绣娘60多名,平均年龄在六七十岁左右,苗绣产业让许多妇女有了收入,“我们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让苗绣技艺更好传承下去。”

  十八洞村妇联主席梅瑶介绍,目前,村里建立了十八洞苗绣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公司+苗绣工坊+乡村绣娘”的模式不仅解决了村里妇女的就业问题,还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之一。

  创业反哺家乡

  在湖南,涌现出无数创业女性,她们用智慧与勤劳创造财富,展现出湘女独有的风采。

  “小家政就是大民生,一家就业能带来两家幸福。希望通过我们的培养和帮扶,能促进更多妇女就业创业,让她们学好一门技能,为家庭带来收入。”全国三八红旗手、金职伟业董事长彭英说,8年前,在看到火车站一名妇女费力带娃时,她萌生了家政创业的念头。经过多年发展,如今,集团已在家庭服务领域形成标准研发、技能评价、人才培养、创业孵化及智慧平台五大核心业务板块,带动5万多名妇女就业。

  在推进家政进社区方面,金职伟业研发了家庭服务创新平台——金职到家,开设了金职到家家政服务进社区服务站,致力于扩大社区居家养老育幼等服务供给。

  “作为一名新时代创业女性,我将以实际行动彰显巾帼担当,不断探索妇女创业就业新途径,带动更多妇女在服务发展大局中奋勇前进。”彭英说。

  自媒体达人@行哥嘚啵嘚说:“我对母婴服务领域有了更深了解,公司不仅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贫困地区的母婴家庭提供帮助,还通过培训、带动就业等方式,为女性提供更多职业发展的机会,让我深感敬佩。”

  在张家界市永定区官黎坪街道双峡村,利用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一群充满活力的女性将民宿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我一直想拥有一间可以种满花的房子,于是有了这家民宿。为了让客人有回家的感觉,我们会提供旅行的整套服务,如安排游玩计划、绘制游玩地图等,经常有很多外宾光顾这里。”花语夫艺宿老板朱艳告诉记者。

  山居壹号院民宿老板谌娟之前住在壁岩高山上,那里交通不便、资源匮乏,为了孩子上学搬到了这里。随着当地旅游业不断发展,谌娟抓住致富机遇,加入双峡村民宿群的建设中。“没开民宿前根本没办法存下钱,现在我们生意很好,旺季几乎每天都是满房。”谌娟脸上充满了喜悦。

  同时,双峡村坚持把“湘妹子能量家园”积分管理作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创新、生态宜居建设、培育文明乡风的重要抓手,通过积分激励,实现“小积分”激活基层治理“大效能”。

  像这样的女性,在湖南还有很多。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廖家桥镇菖蒲塘村考察,作出了“依靠科技,开拓市场,做大做优水果产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重要指示,为菖蒲塘村发展指明了方向,极大提振了全村脱贫致富信心。

  如今,菖蒲塘村“金剪刀”女子嫁接志愿服务队已经名声在外,她们的足迹遍布13个省区市,从事猕猴桃等水果产业嫁接技术,为周边群众提供技术之余,免费为困难群众提供嫁接帮工。

  她们还积极加入由村妇联执委和热心村民组成的爱心妈妈队伍。自结对以来,菖蒲塘村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利用妇女儿童青年之家,常态化做好爱心妈妈结对帮扶工作,一对一关爱留守儿童,将关爱进一步走深走实。

  自媒体博主@小叶哥说,爱心妈妈们用爱心与呵护驱散孤单,悉心陪伴,让留守儿童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这份大爱,无关血缘,诠释不凡。

  服务做在基层

  从1953年新中国第一份女性报纸,到如今全国第一份家庭教育令、全国第一个地方政府反家庭暴力的规范性文件……许多个“第一”在这里诞生,从家庭教育到妇女维权,再到一站式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湖南各级妇联组织发挥引领、服务、联系职能,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孩子犯错时,请别说你真没用。”“鼓起孩子勇气时,请说你一直都很勇敢,我相信你。”……走进湖南省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可以翻转的卡牌墙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只见卡牌墙一面写着错误的教育话语,一面写着正确的鼓励,通过正反两方面的语言对比引导家长反思。

  据介绍,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致力开展家庭教育研究、培训、服务、监测、评估,探索家庭教育新方向、新实践、新路径,推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里还会定期开展家庭教育咨询指导及亲子互动游戏等“家庭小课堂”。

  走进长沙市妇女儿童之家,温馨的气息扑面而来。“这里有巾帼雷锋志愿者、巾帼宣讲团成员轮流值班,还有专门为小朋友打造的小型游乐场,周末和寒暑假都非常热闹。而在亲子阅读活动区,孩子们可以借阅图书,也可以免费休息。时光公益馆则展示爱心人士捐赠的工艺品。”工作人员介绍。

  其中,长沙市12338妇女儿童一站式维权关爱中心于今年5月投入使用,提供女童保护、心理咨询、家庭教育指导、信访维权等服务,还成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公证业务工作站、警官工作站、法官工作站,每周由专业法官、检察官、警官等值班,为广大妇女儿童和家庭提供服务。

  不只在长沙,张家界市妇联也推出“七色花”妇女儿童权益保护一站式服务项目,集公益接待、特殊关爱、普法宣讲、重点帮扶、部门联动、队伍培训等于一体,招募了32名法律、心理、公益组织等方面的专业人士,为妇女儿童免费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

  “遇到法律问题或者心理健康问题时,妇女儿童除了可以拨打12338服务热线,还可以在我们每月的开放日寻求值班律师和咨询师的帮助,如果确实无法出门,妇联会带领律师和咨询师上门服务。”张家界市心理学会名誉理事长梁定召介绍,她们致力于培养更多的本土人才,将服务触角延伸到最基层的地方,在保证专业的同时将这些服务推广到全社会。

  长沙市岳麓区妇联通过在区人民法院落成“守望幸福”家事纠纷调解室,积极构建司法、行政和社会力量相结合的新型家事纠纷综合协调解决模式。

  “家事调查员通过调查协助法官查清家事纠纷,探知未成年子女的真实意愿,并给出专业的评估分析和建议。这样可以辅助法官更全面真实地了解案情,从而做出更加公正、更具温度的裁判,更有力地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全国三八红旗手、岳麓区人民法院法官刘群告诉记者。

  微博母婴博主@蒲蒲super表示,法院与妇联共同努力,共同推进家事纠纷有效预防和化解,更好解决人民群众家长里短中的“急难愁盼”,实现以“小家”幸福和谐推动“大家”平安稳定,给湖南点赞!

  迸发创新活力

  走向未来,湖南正不断迸发创新活力,在新时代绽放崭新风采。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考察。他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

  湖南广电5G智慧电台创新运营中心总监康凯介绍,马栏山5G智慧电台利用5G+AI前沿技术,实现了编辑在3~5分钟内迅速编排一套包含虚拟主持人的电台节目,并能与村村通、村村响大喇叭、应急广播等系统无缝对接,将党的声音迅速而精准地传递到田间地头,展现了数字技术在信息传播领域的巨大潜力。

  “它未来还可以进行AI声音复刻,比如复刻妈妈的声音,对孩子进行远程亲情陪伴,AI创作的绘本故事将孩子的名字和兴趣融入故事,讲述属于孩子的专属互动故事,或用于情感支持和心理游戏、语言障碍儿童康复训练等。”康凯说。

  位于张家界市永定区武陵山大道旁的乖幺妹土家织锦文化创意园,已经成为全新的张家界文化新地标。这里致力于打造一个集土家织锦传承保护、研发设计、生产展示、科普研学、公共服务于一体的国际手工织造殿堂。

  “为了让土家族文化走向世界,我们需要开发适合现代生活和审美需求的产品,同时对材料、设备、织锦纹样以及织锦产品进行创新,目前我们的产品已经出口到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意园负责人宋娟介绍,2022年,这里成立了湖南首家“妈妈工厂”示范基地——乖幺妹“妈妈工厂”,基地就业女性占比100%,其中80%是陪读母亲,帮助农村妇女、残疾人等群体凭借指尖技艺在家门口灵活就业。

  “太美了!”第一次看到砂石画的人总会发出这样的惊叹之语。张家界军声砂石画文创有限公司创始人孔菁萍介绍,砂石画利用砂石、植物等自然材料创作,融汇国画构图、西画技法、木板刻画、雕刻艺术等技艺,是一种独特的绘画种类。

  从一幅幅砂石画作品,到一件件文创产品,孔菁萍一直在思考如何传承和创新,让更多人看到砂石画创作的艺术、更了解张家界。“经过30多年的探索,我们研制出屏风、门窗、窗帘、陶瓷、瓦片等系列砂石画文创产品,形成了独特的砂石画艺术风格。每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年收入稳步上升。”孔菁萍介绍。

  微博旅游博主@乔帮主Michelle感慨道:“天门山山脚下竟然有艺术氛围这么浓郁的地方,大家一定要来打卡。这座建筑不仅是一个艺术雕塑,更是精神气质的传递。”

  五天旅程结束,采访团成员们纷纷表示,沿着领袖足迹一路前行,感悟思想伟力,见证非凡成就,在这片锦绣之地,妇女事业持续发展,妇联改革带来全新活力。一位位优秀的潇湘女性传承红色血脉,勇于创新、开拓进取,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巾帼之力。

中国妇女报专题报道 4赓续荣光 新时代“湘女”书写锦绣潇湘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越 文/图2024-11-11 2 2024年11月1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