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一些网络黑话成了未成年人的常用语,甚至被带进学校、写进作业。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通知》,要求规范校园用字,确保课堂板书、教学课件、指示牌、标语、宣传栏、电子屏幕等用字规范,引导师生在正式写作和公共场合避免不当使用“谐音字”。
网络梗以及网络流行语,对于成年人而言或许可以视作网络社交的调剂,但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却可能是“毒药”。一方面,中小学生正是培养语言习惯的关键期,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助于他们养成正确规范的用语习惯;另一方面,一些网络梗所代表的不健康审美情趣,如果中小学生长期盲目模仿、传播,不利于他们价值观的塑造。因此,必须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为网络“烂梗”入侵校园装上“滤网”,帮助他们抵御不良网络文化的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