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的家政使命与担当

——关注2024金陵家政科学峰会暨全国家政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会

  阅读提示

  “2024金陵家政科学峰会暨全国家政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会”日前在江苏盐城成功召开。此次峰会聚焦家政高质量发展与家政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吸引了来自全国17个省市的205名学者嘉宾共襄盛举。会议深入探讨了人口老龄化与少子化背景下家政服务业的万亿级市场机遇,以及如何通过推动家政服务品质升级和“进社区”,打造高水平、高效率的服务体系。同时,会议还强调了产教融合在夯实家政服务业发展人才之基中的重要作用。

  ■ 赵媛 罗栖 鄢继尧

  日前,由江苏省家政学会、全国家政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南京师范大学及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共同主办的“2024金陵家政科学峰会暨全国家政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会”在江苏盐城召开。来自全国17个省市,32所高校、38个行业企业单位的205名学者嘉宾共谋家政高质量发展与家政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

  人口老龄化与少子化,催生家政服务业万亿级市场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着力推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上海市人口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丁金宏深入剖析了中国与世界人口增长趋势,发现人口老龄化与少子化正重塑现代社会的生育价值。为此,他倡导“为爱而生、以生养爱”的新型婚育观念,呼吁通过政策引导和社会支持帮助更多家庭实现生育意愿,家政服务业作为满足“一老一小”照护需求的民生工程,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社会培训部部长张霁指出,随着我国家庭呈现规模小型化、结构核心化、类型多样化、关系离散化、价值多元化的趋势,家务劳动正逐步从家庭内部事务走向社会化、产业化。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国外劳动和社会保障研究室主任丁赛尔表示,家政服务业作为促进服务消费扩容升级的关键着力点,是“家事”,更是“国事”,面临万亿级市场的巨大机遇。亟须结合农民工市民化、扩大家政服务供给,加大培训教育力度、提升人员职业能力,健全家政服务标准、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以破解当前存在的痛点与难点。

  推动家政服务品质升级和进社区,打造高水平、高效率服务体系

  我国人口规模巨大,不同年龄阶段、收入水平、健康状况的居民家政服务需求不尽相同。南京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现代康养产业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赵军指出,家政服务正由“简单劳务型”向“知识技能型”“专家管理型”转变。然而,在这一转型进程中,高端服务供给不足、低端服务供给过剩的结构性问题日益凸显,亟须通过强化品牌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深化国际合作等方式,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高品质的家政服务需求。在企业家论坛上,来自山东、广东、江苏、安徽、重庆、四川等地的家政企业家展开了热烈讨论,他们一致认为,家政服务业已步入万亿级市场,全体家政人深感使命光荣、大有可为。未来,家政服务企业需瞄准民生需求,不断推动服务内容和模式创新,提升服务品质,以高水平服务助推行业发展。

  家政服务作为到家服务,既需要规范化、品牌化的高水平服务,也离不开便捷性、可及性的高效率服务。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江苏省家政学会理事长赵媛指出,国家倡导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社区生活圈,对家政服务业的全面、专业、系统、智能升级意义重大。推动家政服务进社区,是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提供高效率服务的关键举措。为此,她提出五点建议:一是提高站位,深化各方对家政进社区的认识;二是明确责权,以企业为主体统领便民服务圈;三是整合资源,与社区居家养老中心合力协同;四是加强培训,成为社区、企业、居民三方黏合剂;五是政策引领,推进家政进社区走广走实走深。

  产教融合推倒院校和企业间围墙,夯实家政服务业发展的人才之基

  高素质家政技能人才培养是推动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全国人大代表、济南阳光大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卓长立倡导阳光事业与职业成长融合、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融合、文化理念与人生价值融合,实现“学与用”“课与岗”“供与求”的有机对接,打破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壁垒。

  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崔欣伟指出,新时代家政人才培养应坚持教医融通、工文融合、道技融汇和老幼融贯,努力实现专业与产业、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职业标准与课程内容、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的深度对接。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家政学专业带头人、副教授薛书敏认为,家政产教融合是参与主体资源与成果共享、利益共存、平台共建、生存环境共同治理的运行系统,“产”“教”两端要努力成为意识、互动、制度和资源上的一家人。

  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岳嵩表示,高校将持续推进协同创新、不断加强学术引领、优化人才培养方式,夯实家政服务业发展的人才之基。

  湖南女子学院党委书记段美娟指出,产教融合是提升家政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也是实现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为此,需进一步深化家政产教融合,走好高素质家政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张耀嵩认为,要打造一个集教育培训、实践实训、就业服务、技术研发等功能于一体的家政产教融合共享平台,确保各方资源无缝对接,形成“资源共享池”。中国老教授协会家政学与家政产业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籍之伟呼吁,政校行企应携手并进,共同为推进产教融合贡献力量。

  年轻家政学人才百舸争流,澎湃出新时代家政的活力和力量

  在院长论坛上,来自全国多所高校家政学院的院长们分享了各自在家政学科建设、课程设置、教学资源开发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经验与见解。吉林农业大学家政学院院长吴莹认为,中国家政问题亟待中国方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家政学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已迫在眉睫。河北师范大学家政学院副院长王德强提出,家政学科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领域学,应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郑州师范学院社会服务与发展学院院长王工厂表示,家政学人才培养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浙江树人学院现代服务业研究院院长朱红缨表示,当前已有二十余所本科院校开设了家政学专业,2024年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备案和审批相关工作结果显示,增设了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智慧健康养老管理和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等民生紧缺专业点806个,一大批年轻人正走入家政领域。上海开放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芦琦则以“把保姆培养成大学生”的案例,展示了开放大学兴办家政教育的方案。

  与会嘉宾还实地参观了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一老一小”全生命周期服务技能实训中心,家政相关专业的学生们生动模拟并展示了各类家庭情境下的服务技能,精湛的表现赢得了与会嘉宾的广泛赞誉。本次峰会不仅学术氛围浓厚、智慧碰撞不断,更展现了家政界的新生力量。一大批青年学者和高学历企业从业者积极投身家政学研究与实践,为家政学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他们的加入,将推动家政学更加深入地走进千家万户,为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注入强大动力。

  (赵媛为江苏省家政学会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罗栖为南京师范大学家政学访问学者;鄢继尧为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

中国妇女报理论 6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的家政使命与担当 2024-11-12 2 2024年11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