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简单平凡的陶泥,竟能被智慧的浙江祖先们烧制成如此精美的瓷器。

最美是瓯窑

■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 瓯北中心小学六年级 (11)班 李贝(优秀奖)

  ■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    瓯北中心小学六年级    (11)班 李贝(优秀奖)

  踏着青石砖铺成的悠长小道,抚摸着镶嵌在墙上的精美瓷片,瓷器传来的阵阵冰凉传遍全身。漫步在散发着传统文化气息的瓯窑小镇,我的内心充满期待。

  雨后初晴,空气中带着丝丝凉意,雨水顺着瓦片滴答滴答地落下,桂花经雨水清洗后,清香越发浓郁。瓯窑是我国四大窑之一,它的历史可追溯至汉朝,经过一代代陶艺人的传承和发展,如今制作工艺更加精湛。

  一路前行,古老的屋外、院内都随处可见那些瓷器的身影。每个瓷器形态各异,色彩带着古老的韵味,瓶身上细腻的线条沿着瓶体蜿蜒而上,看起来是那么轻盈,仿佛轻轻一碰就碎,可见陶艺人的高超技艺。

  屋檐下摆着一些瓷器,有瓶有碗,手指轻轻敲击,便会发出各色清脆的声音,“叮咚”“噔噔”,仿佛有仙女在轻轻弹奏滴下的雨珠,远远听来又仿佛是从远古传来的袅袅余音。

  走进一家清新素雅的体验馆,在这里可以亲自体验制陶的乐趣。师傅用线割下一小块陶泥,这种泥土呈土黄色,师傅告诉我们,这可不是普通的泥巴呢!师傅让我用力把陶泥摔在板上,反复摔打,这叫打坯。摔得差不多了,师傅先示范给我看。只见他动作快速流畅,眨眼间就做出一个瓷壶。

  我看着周边的样品,决定做一个细口花瓶。我撸起袖子,将陶泥固定在转盘上,手上抹水,脚踩动转盘,用手轻轻握住陶泥的中间部分,慢慢往上拉。真是神奇,陶泥在我的手中慢慢变长了,我又将它按下去,它又变回圆形,这叫拉坯。就这样反复几次,师傅叫我找到中心点,我一手捧着陶泥,一手的大拇指在中心往下摁,渐渐地,一个小坑出现。接着,我用双手轻轻将陶泥往中间聚拢,再轻柔地往上拉,一个花瓶的坯形就完成了。然后,我把手蘸上水,轻轻地将花瓶表面抹圆润,用线把瓶口修平,耐心地将毛糙的地方一遍又一遍地用手抹匀、抹光滑。我还用一根小棒在花瓶身上印出了独一无二的花纹。

  不知不觉,额头已满是汗水,我满心期待地捧着自己亲手做的瓷器,小心翼翼,丝毫不敢晃动。师傅说,做好的坯胎要在阴凉处晾干,大概需要半个月时间,之后会放进炉子里烧,温度在1200~1400摄氏度之间,这样烧出来的陶瓷才美观。我不禁感叹,制作一个陶瓷作品可真不容易啊。那些陶艺大师,不仅要有高超的技术,还要耐得住寂寞,得细心、用心,毕竟我看到的有些瓷器作品复杂,绝非短时间内能够完成。师傅说,每一件作品都饱含着陶艺人的心血,他们用心付出、不懈追求,将作品做到精益求精,瓯窑之所以能传承至今,离不开这些陶艺人。

  过了几天,我收到了花瓶,原本的陶泥被烧成了青色,翠色欲滴,如玉石般光滑的小花瓶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年代感。我发出惊叹:如此简单平凡的陶泥,竟能被智慧的浙江祖先们烧制成如此精美的瓷器,真是太了不起了!我总觉得,好像有人把历史装进了一个个瓷器中,我为此感到自豪!

  “窑起东瓯,器出永嘉”。瓯窑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历经世世代代陶艺人的传承,如今的瓯窑,既保留了优秀的传统,又融入现代科技,烧制出来的陶瓷,精美绝伦,令人赞叹不已,将古老的瓯窑文化播撒向更广阔的天地,让更多的人领略到它的魅力。

中国妇女报文化周刊 6最美是瓯窑 ■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 瓯北中心小学六年级 (11)班 李贝(优秀奖)2024-11-13 2 2024年11月1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