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姜军旗
在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有这样一个群体:她们用舞蹈、戏曲等文艺表演形式,歌颂新时代,助推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助力乡村振兴;她们深入群众,摸排走访婚姻家庭领域矛盾纠纷,苦口婆心调解劝和;她们利用闲暇时间,为青年男女牵线搭桥,做起了月老,成就了一桩桩美满婚姻;谁家里有个大事小情,她们还会组队前往,或是系上围裙下厨或是扛起锄头下地,互帮互助,促进邻里和谐;她们通过言传身教,将孝老爱亲、勤俭节约的传统贯穿于日常生活,把好家风、好乡风发扬传承。
她们就是“乐善妈妈团”。最初,“乐善妈妈团”只是由巾帼志愿者自发组织的文艺团体,从文艺表演,到巾帼宣讲,再到移风易俗倡树新风,在妇联的引导下,如今的“乐善妈妈团”,已经发展成为覆盖全县、带动全民的“全能妈妈团”,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热心公益 倡树文明新风
谢淑印是一名退休干部,在公安干线工作的谢大姐退休前就热心公益,经常当红娘、牵红线,成就不少好姻缘。2022年3月,谢淑印和姐妹们建了一个“姐妹红娘群”,免费为大家提供未婚青年男女信息,并主动牵线促成。
“月老系红线,姻缘一线牵。”在谢淑印和姐妹们看来,成就了一段好的姻缘就是行善积德。如今“红娘群”已经发展到4个,红娘超过1500人。两年半多的时间,成功牵线480多对。
“乐善妈妈团”成员待人真诚、热情主动,且年纪相仿,掌握适龄青年资源多。一方面,她们充分利用文艺节目排练的闲暇时间,为身边青年男女牵线搭桥,使其实现信息共享。另一方面,由各级妇联牵头发挥群团组织的职能优势,动员热心公益、热爱婚恋事业的“爱心妈妈”组建“搭鹊桥 牵红线”公益红娘文明实践队伍,举办“鹊桥牵手 脱单联姻”等青年联谊活动十余场。
不仅牵线搭桥做月老,全县200多个社区、村还充分挖掘辖区热情主动、喜爱演艺的人才资源,组建起“乐善妈妈团”文艺演出队伍。过年过节,大家或吹拉弹唱或载歌载舞,丰富文化生活。谁家有个红白喜事,“乐善妈妈团”还会前往义务助兴演出。
富含正能量的“三句半”、锣鼓表演,结合婚育新风编排的歌曲、广场舞等文艺节目,不仅丰富了农村社区的文化生活,带动了团结和睦的邻里关系,还有效减少了农村大搞排场的演出现象,使红白事简办逐渐形成共识。
邻里互助 推动基层治理
除了自发参加各种文艺排演,“乐善妈妈团”还是各级妇联开展工作的主力军。七庄村妇联主席张亚丽,也是周边几个村出了名的“和事佬”,入户宣传政策、关爱妇女儿童、调解婚姻纠纷……“乐善妈妈团”成员也成了村里的“多面手”。
万荣县妇联主席尹艳霞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在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和调解工作中,县妇联依托妇女之家,吸纳包括“乐善妈妈团”成员在内的广大巾帼志愿者,组建巾帼调解员队伍,深入排查走访,全面了解婚姻家庭领域矛盾纠纷情况和重点人群家庭信息,确保矛盾纠纷隐患早发现、早处理。
为了办好村中红白事,“乐善妈妈团”还自发组建妇女帮忙队,由各村妇联主席担任队长。哪家有红事白事,队长第一时间到场,并迅速组织队伍,大家围裙一系就开始工作。
皇甫乡漫峪口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妇联主席王巧莲,也是村里的帮忙队队长。红事中,她带领姐妹们白天做菜端盘子忙前忙后,晚上监督过度劝酒低俗婚闹,弘扬婚俗新风;白事中,第一时间帮助料理事宜,安慰家眷,沟通各项事项。通过邻里互助,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回归家庭主阵地,“乐善妈妈团”便成了家庭教育推动者和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孝亲敬老,这些贯穿于日常生活的优良传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每一个家庭成员。
尹艳霞告诉记者,万荣县在常态化开展“寻找最美家庭”等活动的基础上,还依托家风家训评选“好婆婆”“好媳妇”“星级文明户”,促进新型家庭文化和婚恋新风的落地生根,让广大家庭在践行移风易俗中学有榜样、行有标杆。
“近年来,通过‘乐善妈妈团’的工作实践,万荣县走出了一条以‘乐善妈妈团’为主体、群众文化活动为载体、移风易俗为内容、文明婚俗引领为重点的覆盖全县、带动全民的实践道路。”万荣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冯清中表示,下一步,万荣县将更好地发挥“乐善妈妈团”在基层治理和乡风引领方面的作用,把“乐善妈妈团”逐渐打造成党在农村的宣传队、乡风文明的“播种机”、移风易俗的带头人、产业振兴的“助推器”和干群和谐的“连心桥”,从而真正助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