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发布

首次提出分龄推荐标准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高越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高越 发自北京 11月15日,据国家网信办消息,为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模式在防范网络沉迷、优化内容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营造更加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提出未成年人模式建设的整体方案,鼓励和支持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和应用程序分发平台等,共同参与未成年人模式建设,将分散的功能集成化,将分段保护一体化,筑牢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三重防线”。

  《指南》推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组合拳,创新未成年人模式保护措施,推动时间、内容、功能等“三大优化”。时间管理方面,未成年人模式允许用户对每日上网时长进行总量限制。功能安全方面,在保障使用需求的前提下,避免诱导沉迷的功能服务,提供诸多“个性定制”功能,实现便捷性和安全性双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指南》在内容建设方面,首次提出了分龄推荐标准,要求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以及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应当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能力,评估产品的类型、内容与功能等要素,为未成年人用户提供适龄产品和服务。如不满3周岁:推荐儿歌、启蒙教育等亲子陪伴类内容,建议以音频为主;3周岁以上不满8周岁:推荐启蒙教育、兴趣素养、通识教育等内容,鼓励应用程序提供者对未成年人专属内容池中的内容进行适龄推荐标注。

  国家网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指南》发布后,国家网信办将持续指导企业推进未成年人模式建设,并结合实践经验,不断优化模式建设方案,丰富保护措施,推广经验做法,汇聚各方力量,共同提升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效能。

中国妇女报要闻 1《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发布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高越2024-11-16 2 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