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壹段评

  卫生巾生产“偷工减料”并非小事

  近日,“卫生巾实际长度与标示长度不一”“偷工减料”一事引起广泛关注。在争议爆发后,不少网友实测发现,部分卫生巾品牌都存在“偷工减料”现象,众多知名卫生巾品牌陷入舆论风波。部分卫生巾商家回应称,“偏差在合理范围内”。

  卫生巾“偷工减料”并非小事,卫生巾的尺寸过短,会出现吸收差、容易漏液等情况,影响处于经期女性消费者的日常工作与生活。卫生巾厂商应重视女性消费者的切身感受,尽快调整生产流程、设备精度,将产品尺寸“对齐”用户实际需求,并努力提升企业的生产标准,尽量做到“就高不就低”,提供舒适、优质、高标准的卫生巾产品,切实改善女性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先用后付”岂能沦为不良商家促销手段

  据媒体报道,“双11”落下帷幕,不少消费者却在不知不觉中“0元”直接下单,后续收到扣款信息才发现开通了电商平台的“先用后付”功能。“付款方式莫名变成了先用后付”“先用后付开通容易取消难”等话题登上热搜榜。业内呼吁,平台的“先用后付”功能可以“一键开通”也要能“一键关闭”,消费者要谨防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带来的风险。

  “先用后付”的消费模式虽然便利,却也容易导致消费者陷入消费陷阱。默认开通、取消难、付款时涨价等问题频发,剥夺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知情同意和公平交易的权利。电商平台应尊重消费者意愿,明确告知权利义务,优化下单操作,坚持促销价格。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规范使用范围,禁用误导性宣传,以此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龚怡臻 整理点评

中国妇女报视点评论 4新闻壹段评 2024-11-19 2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