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女科学家分论坛在广州举办。来源:受访者供图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林志文
■ 粤妇宣
“科技一定会把我们带向更美好的未来。”
“女科技工作者要努力追逐梦想。”
“女科学家要有内心的执着,同时还要有一个好的外部环境来激励、支撑成长。”
……
近日,由广东省妇女联合会、九三学社中央妇女工作委员会主办的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女科学家分论坛在广州举办。本次分论坛以“她智慧 共创未来”为主题,组织女科学家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分享前沿科研成果和个人成长体会,并就如何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科研交流合作、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湾区等话题展开探讨。
来自科学界的多位女性翘楚共同为厚植大湾区科创沃土建言献策,现场气氛活跃,不时爆发阵阵掌声。
新时代科技女性大有作为
“女科学家要有内心的执着,同时还要有一个好的外部环境来激励、支撑成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春英在主旨报告中表示,非常感激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好导师、好环境以及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这样的平台。她勉励女性科学家们对于科学要有热爱以及执着地探索。“不要被困难吓倒,大胆、自信地走下去,我们就一定会实现最终的梦想。”
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卢宇彤分享了近期关于超算和人工智能等相关的技术研究成果。她说,超级计算一直是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体现。超算最重要的应用是科学计算支持多领域科学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我们现在的工作就是把超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融合,用超算来搭建科学研究的平台,帮助各个领域的科学家或者产业的应用人员解决问题。”她表示,未来用户可以在任何地方享受到超算带来的红利,科技发展一定会把我们带向更美好的未来。
“我们的海洋深海重力仪在深海进入上可辅助导航,在深海探测上可探测资源,在深海开发上可预警一些海洋灾害。”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教授唐丹玲在主旨报告中以《深耕南海 踏浪前行——水下重力仪研制、测试及应用》为主题,分享了团队不断创新突破取得的研究成果。她勉励女科学家们要把自己的兴趣和国家的需求相结合,勇于踏出实现梦想的步伐。
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首席科学家刘菊妍,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杨青,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教授高平,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博士生导师赵静,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陈燕,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研究员唐彬等六位女科学家参与了圆桌论坛。六位嘉宾分享了各自的成长经历和职业生涯,畅谈了女性特质、女性智慧在科技领域的应用和贡献。刘菊妍表示,女性要勇于拼智慧,这样才能在更高的科研岗位、领导岗位上发挥女性的优势。杨青期待外界的环境更友好,让更多的女性可以突破自我,对社会、对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高平希望大家以开放的态度去交叉融合,实现多方合作共赢。陈燕认为,只有和国际学者保持密切沟通,科学研究才能瞄准前沿问题。
助力广东科技创新不断跃上新高度
多位嘉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女科学家分论坛内容精彩丰富,学术报告水平高,是一次难得的交流机会。
“能够在大湾区科学论坛上设立女科学家分论坛,非常了不起。”唐丹玲表示,它可以把广大姐妹们团结起来,互相交流,包括学术、生活甚至艺术方面。
“这次受到省妇联的邀请很荣幸。”唐彬表示,她所在的科研团队中女性占较高比例,平时妇联组织尤其是东莞松山湖女科技工作者联盟为姐妹们做了很多工作,比如会通过产学研平台拉动女科学家和企业家沟通交流,组织调研以及女性科学家培训等。
赵静表示,学科交融是趋势,希望在论坛上汲取其他行业的先进理念和发展方向。大湾区地缘相近,未来的融合度非常高。“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我希望大家能一起合作,做得更好。”赵静说。
据了解,广东省近年来科技创新成绩显著,全省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8年居全国第一,“深圳—香港—广州创新科技集群”连续5年居全球第二。这些辉煌成就的背后,凝聚着广大女科技工作者的智慧与汗水。
近年来,广东充分发挥女科技工作者的作用,大力推进广东科技创新强省建设。通过实施“科技创新巾帼行动”,成立广东省女科技工作者联合会,举办大湾区女性科技创新大赛,持续优化女科技工作者科技创新环境,助力广东科技事业不断跃上新高度,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