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乔司街道开展“竹编清廉韵,巧手扬清风”非遗竹编手工制作活动。
(乔司街道汀兰社区供图)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
记者 姚改改 高峰
满塘莲花,或含苞待放,或亭亭而立,姿态万千,灵动有趣。仙鹤伫立在莲花中,动静之间仙风道骨。作品以莲花和仙鹤为元素,以莲示廉,清气满人间,以鹤为美,高尚美德之气溢屏。这幅“画”叫《莲塘仙鹤》,作者叫高彩珍,是杭州市临平区乔司街道三角村人。
在采访现场,高彩珍向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演示手推绣,记者感受到一针一线中的心沉气稳以及蕴藏在绣品中的清廉、高洁之气——
“作品采用了手推绣,又名平车绣花,是一种人机结合的刺绣方法。”她告诉记者,“手推绣现已成为临平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手推绣需经过画稿、打版、印图、配色、绣花和熨烫等六道工序,不同于一般的刺绣,它融合了多种技艺,每道工序都要讲究合乎版图,沉心静气,严谨精准,做人做事亦是如此。”乔司街道相关负责人说道。
画稿就是把要绣的图案先画到纸上;打版与印图过程,要把图案按1∶1的比例印在玻璃板上的画作中;精心挑选各色丝线来配花的颜色,就是配色环节;上绷、绣花是最为关键的一步,用绷子紧面料,开始一种颜色一种颜色地逐步绣制。因此,从画稿到绣出的精美图案,要求每一笔每一画,都需深思熟虑、慎思笃行;就像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唯有心灵纯净,才能辨别是非,做出正确选择,规圆矩方,不乱分寸。
作为杭州地区仅存的7位手推绣工艺师之一,高彩珍耗时三四个月创作了这幅“画”,在非遗手推绣精湛的技艺中融入清廉元素,赋予非遗深厚的廉洁文化内涵,一针一线间不仅传达出匠人的技艺,还传递了沉心静气、严守规矩的清廉理念。
绣出莲花示清廉,编出竹子扬清风。在近期举办的“竹编清廉韵,巧手扬清风”非遗竹编手工制作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再次沉浸式体悟非遗中的清廉内涵。
在一次“非遗话清廉”活动中,乔司街道一位基层的纪检干部在近距离体验过手推绣后,有所感悟地说:“荷绣廉韵在,清风徐徐来,通过这个体验活动,我不仅学到了手推绣这一非遗技艺的基本制作方式,感受到了非遗手推绣的魅力,也体悟到其中包含的廉洁文化的意蕴。着色配线中需耐心静心,一针一线间讲究的是严谨精准。”
接下来,乔司街道纪工委将继续积极探索传统非遗技艺中廉洁文化的表达,挖掘非遗制作工序中蕴含的清廉元素,把非遗和清廉相融,让清廉理念内化于心、廉洁文化浸润人心。
近年来,乔司街道纪工委以“乔廉清风”为主基调,立足本土文化,坚持多元推进,奏响了“乔司廉音”四部曲。廉音声声入心田,依托乔司好声音的品牌,组建“乔司廉音”宣讲队,宣讲廉洁故事、红色家风家训故事、解读纪法知识;廉音课堂纪心中,线上线下同发力,线上主推纪法知识“云课堂”,线下分层分类警示教育;文化高地耕清廉,根植乔司历史文化,铺就“清风廉路”一路行,构建品牌引领、多维支撑、全域覆盖的特色立体廉洁文化体系;廉花朵朵齐绽放,举办主题活动,摄制清廉微电影、短视频,创作清廉书法作品,传承红色基因涵养廉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