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走出来”到“跑起来”

    张宏毅(左)和志愿者杨亚萍正在跑步。受访者供图 

    柏林(右)和志愿者王旭光正在跑步。受访者供图

  周日清早,晨曦微露,视障朋友拿着红白相间的盲杖,在几名大学生志愿者的陪伴下来到奥森南园。他们找到负责签到的志愿者,拿出手机扫码签到。

  开跑前,在团队教练的带领下,陪跑志愿者带着自己的盲友,开始跑前热身。其间,时不时能听到志愿者向盲友重复教练的口令,并帮助他们调整肢体动作。热身结束后,陪跑志愿者拉着助盲绳的一端,盲友紧握另一端,一起在红色跑道开跑。

  从走出门到跑起来,对于视障人群是个极大的挑战,尤其是后天视障人群,相较于先天视障人群能力较弱,迈出家门需要很大勇气。

  北京站黑暗跑团负责人贺小云曾经助跑过一名盲友。“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是在夏天,但我看他外露的胳膊和腿都是雪白雪白的,完全没有血色,就像好多年没出过家门一般。”贺小云问这位盲友原因。对方回答说,因为听不准红绿灯的滴滴声,在没有人带领的情况下无法过马路,所以他哪儿都不去。这也更加坚定了贺小云要帮助更多残障人士走出家门的决心。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黑暗跑团的志愿者通常会在地铁闸机口处接送盲友。“从走出家门到地铁站这一段是我最大的挑战,一般都是由我爱人送我上地铁,地铁的工作人员接我,再把我送出地铁口,跑团的志愿者就在那等我。只要进了跑团,我就没什么可顾虑的了。”全盲跑友王学利告诉记者。

  很多视障人士和其他残障人士因为热爱运动而加入黑暗跑团,正因如此,他们格外珍惜每一次跑步或徒步的机会。每次例跑活动开始前,大家都会在微信群中通过链接报名,由志愿者统计并安排陪跑员。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能力,自行决定参加跑步或者徒步,距离一般为5公里、10公里、15公里或半马不等。

  与很多盲友一样在按摩店工作的张宏毅,不久前经朋友介绍加入了黑暗跑团,这是他第三次参加例跑活动。“在此之前,运动于我是奢望。如今在跑团志愿者的帮助下,我们能够潇洒自如地跑步,不仅让我快乐、满足,更感到自豪。”张宏毅告诉记者,由于他同时患有视障、听障,志愿者们非常耐心地和他交流,让他感动不已。

  据了解,黑暗跑团北京站的初期目标是在残障人士与志愿者之间建立交流渠道,带领残障人士科学健走健跑、提高身体素质、组织参加比赛、实现运动机会平等,从2021年年初至今已组织活动数百场。对于一些年龄较大或者运动能力弱的残友,跑团活动改善了他们的身体状况,改变了他们的生活状态,让健走健跑逐渐变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我是后天失明的,此前并没有跑步习惯,自从加入了跑团,我现在已经爱上了运动。”王学利说。

  对已形成运动习惯、体质已增强的残障人士来说,跑团活动提高了他们的运动能力与运动水平。贺小云告诉记者,黑暗跑团目前已与北京市残联、朝阳区残联、中国田协、北京马拉松协会等建立了合作关系,为残障人士与志愿者提供免费马拉松比赛机会。项目开展以来,已组织残友们参加了石家庄马拉松、秦皇岛马拉松等不同规模的赛事。

  残友胡玉兰从2020年7月份以来一直坚持参加跑团活动。2020年12月13日,她参加了北京公园冰雪半程马拉松赛,以3小时6分18秒的成绩完赛,这是她有生以来最快的成绩。“虽然我跑走结合,也是最后一个完成赛事的,但后边有大巴车紧跟着我,还有许多志愿者陪着我,完美地完成比赛特别有成就感。”她自豪地说道。

  在11月3日举行的北京马拉松比赛上,一抹鲜艳的橙色在满眼红色的赛场上格外突出。今年是黑暗跑团第四年助跑北马,北京站有3名盲友参加比赛。贺小云告诉记者,由于志愿者来自各地,需要临时组队培训并磨合,她便根据每个人填报的配速进行分组,每组负责一位残障选手,并在各组微信群中分配任务。其中,主陪负责整个小组的跑步配速和战术安排,副陪负责帮忙拿水、拿补给、清障、收队等。整场比赛需要大家共同协力才能圆满完成。

  王学利因身体原因错过了本次北马,深感遗憾,但回想起以往的赛事经历,她十分感慨:“站在赛道上的时候,我的心情非常激动,我也能像健全人一样和他们在赛道上同步起跑。无论是跑半马还是全马,我希望我至少能参加一次马拉松,我想从天安门广场出发一回。”

中国妇女报视点深度 4从“走出来”到“跑起来” 2024-11-30 2 2024年11月30日 星期六